人类追求长寿的痴心梦想,从古至今没有变过。但是现实很骨感,现代人活得更长了,各种慢性疾病形影相随,很多人从 40 岁或者更年期时就开始带病生存。这样的现状,现代医学似乎无能为力。今天想聊的是这本《Outlive: The Science and Art of Longevity》,讲的就是我们如何通过自己的改变,去活得久的同时,能活得更健康。
这本书今年在New Yok times Best Seller上榜大卖。作者是美国医生Peter Attia。前两天和硅谷回来的同学吃饭,他说美国的小伙伴们也在刻苦钻研这本书。(本书中文版还没有出来,但京东已经在预售。我读的是英文版。如果有理解不到位的地方,欢迎大伙儿纠正补充)。
关于作者Attia医生的背景,简单聊两句。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科班出身,约翰·霍普金斯医院住院医生,麦肯锡医疗做投资医疗咨询——数据量丰富。
追溯起来为什么活得久且病得久,作者提出了慢性疾病“ 4 架马车”:心脏病,糖尿病,癌症,神经性疾病(老年痴呆)。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癌症——细胞野蛮疯长不可控;神经退行性疾病——阿尔兹海默症(老年痴呆);糖尿病——代谢系统崩溃。
我觉得这本书比较特别的地方在于实操性强,有具体的针对的指导建议。针对以上这四驾马车,作者一一分析了数据,并提出了应对的方案。他的所有观点基于作者的职业生涯操作和数据。
另外作者不推崇哪一种绝对的意识形态。比如一定要生酮,或者一定要吃素,一定要断食等。作者提出现代医学的大问题是面对很多慢性病,“死到临头”才去治,亡羊补牢是行不通的。他认为从 30 岁,40 岁开始就要去改变生活习惯和积极预防。
这本书我录制了两期播客来讲,今天先分享上期。
总目标:活得更久不够,还更健康地活。
01:08 三个点:作者综合背景,温和客观的意识形态,明确目标
03:42 四种策略实现目标详解:运动,营养,睡眠,情绪健康
全球百岁老人案例研究
06:44 百岁人群,患癌年龄大大推迟,甚至不得癌症
07:01 长寿基因怎么激活?靠饥饿感和锻炼
四大疾病(心脏病、癌症、老年痴呆、糖尿病),影响现代人的生命质量
09:40 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敲响我的警钟,调整饮食结构
12:34 癌症:代谢系统疾病增大患癌风险,但定期检查可以预防
14:51 神经性疾病:保护心脏就是保护大脑
高效运动,科学目标
15:47 运动对抗衰老,做全能型选手
18:55 三项关键的运动能力:有氧、肌肉力量、平衡能力
下期播客,我将聊聊备受争议的话题——营养。 我也会结合本书观点和个人体会,分享自己的心得和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