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未来战略走向探析 35
副题:漫顾世界风云变幻
文/三木秉凤
  

中国未来战略走向探析 35 副题:漫顾世界风云变幻 文/三木秉凤   

2017-09-22    09'04''

主播: 思雨(京梅)

32 0

介绍:
中国未来战略走向探析 35 副题:漫顾世界风云变幻 文/三木秉凤 解说:思雨         2017年9月18日就在中俄两国海军于日本海北部开始演习之际,日美印三国外长同日在联大会议期间举行会谈,三方同意合作开发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港口设施以牵制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军事目的则直指中国在印度洋开发的“珍珠链”,制衡中囯意味非常明显。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民族崛起中的“一举一动”都引来美日印等少数“民主”国家的关注。其实“走我们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不仅适用个体发展也适用国家崛起过程。回顾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经济发展曾一直作为领头雁的第一梯队而领衔东亚雄风,即使在二战中战败,其战后几十年的发展依然是个东亚奇迹,直至2010年工农业总产值被中国超越。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演义就是“吴蜀抗曹”,即老二与老三联手平衡老大,三方中“两小抗大的平衡原则”也是国际关系中的通用规则,在东亚日印欲联手制华也犹如在世界上中俄联手抗美一样,          近百年来世界格局一直处于“平衡与打破平衡”游离变叇之中,一战时英法俄协约国对德奥匈同盟国,二战时德日意轴心国对中苏美英同盟国,冷战时则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对苏联为首的华约集团,苏联解体后世界格局则逐渐形成了中俄联手制美的局面。由此观之国际秩序的塑造往往由主要大国构筑骨架,而硬实力则是建造基础。二战前日本敢于在东亚挑战中国及东南亚,在太平洋敢于挑战美国,在东北亚虎视眈眈地盯着苏联西伯利亚,蕞尔岛国这种小蛇吞大象的果敢勇气来自哪里?大和民族中“刀”性品质的无限发酵!然而一个长久立世的伟大国家如罗马帝国及汉唐帝国,不仅需要军事硬实力的对外支撑,更需要文化软实力对周边蛮夷的思想化导!          一个国家的对外影响力往往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硬实力,二是软实力。硬实力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骨形”实力如政治、经济、军事、科技以及外交等,软实力就是“无形”的思想影响力如文化、理念、宗教、价值观、思维方式及风俗习惯等。从这层意义上讲几千年来亚欧帝国很容易创造硬实力去殖民世界,但具备恒久软实力的文明国度,全世界唯有中华文明完好无缺地保存下来!这说明什么?文化是文明的灵魂,未来中国文化统领世界思想方向的能力其实不言已晓。          美国日本印度等“民主”国家具备影响世界的软实力吗?答案是否定的!以日本为例,日本文化在“刀与菊”双重性格中的“菊”性品质,不具备化导世界的强大认同能力,因为日本没有自己的根系文化,其嫁接的东西方也仅外表光泽,但内容空洞。真正的文化不是光怪陆离表象特征而是文化中所蕴藏反映出宇宙和谐共荣的人文精神。正因为日本没有自己的根系文化,所以它接受外来文化不管汉唐文化还是欧美都极其迅速。遥观美国这是个移民国家,美国社会中黑白分明,黑白两个种族组成美利坚民族人口的主流,但美国的种族矛盾也是世界注目的,美国的主流文化来自欧洲的白人世界,美国是欧洲白人在屠杀土著民族以及贩入黑人过程中形成的移民国家,没有文化底蕴的美国不得不选择以白人为主的欧式“民主”制度作为法治基础,中国传统的“以德配天”及“德主进辅”为基础的中央集权管理制度在美国也行不通。所以中国向来主张在国家制度建设上要尊重各种的传统习惯与民族选择。          在亚洲用岛链封锁中国的日美同盟条约的美方,其建国不足三百年,又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去影响化导世界,美欧化的价值观在推行过程中也遇到了包括伊斯兰世界的顽强抵抗。伊斯兰世界长期以来是“政教”合一的体制,历史形成的具有集权专制与宗教信仰以维持政权的典型政治特征,一旦强有力的中央集权丧失国家就是一盘散沙,我们从近二十年来观察北非利比亚的卡扎菲、伊拉克的萨达母、埃及的穆巴拉克强权一旦倒台国家马上便陷入混乱之中,这就是例证。所以《易经》东亚文化区,《古兰经》阿拉伯世界区,《圣经》的欧美区,世界三大文化中唯有《易经》文化能能在阴阳变化中找寻到包容性的动态平衡,且与时偕行,这导致中原之周的外来民族在统治过程中全被同化。基督诸教(天主、东正与基督新教)、伊斯兰教(清真回教)、佛教与《易经》文化区能够和平相处,其原因就在于东方文化的包容性与兼顾性,唯有中国文化具备统领世界文化的能力与胸怀。 资料图 杨奉良先生作品 音乐:佛光 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