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没有好好大哭一场了?
忘了是在哪里看过一句话:成长意味着泪点越来越高。
哭的原因多半基于伤心和委屈,还有则是感动。小时候伤心事好像特别多,我们的世界不过巴掌大的一块天,稍有风吹草动仿佛就要塌了似的;感动的事也特别多,懵懂时望向世界的那颗心总是柔软的,触温知热,愿意看到好并承认好。
然后,是漫长的成人过程,奇怪的事开始发生,易感多情变成了一件不那么体面的事,有人会告诉你,这样显得愚蠢、幼稚、一点都不酷。
忘了从什么时候开始,就真的越来越少因为某人某物而掉眼泪了,凡事不动声色,默默含在心里,好像这才是成熟该有的样子。
再之后,慢慢变成了大人,像大人一样克制的生活,向身边年纪稍小的人重复着曾经听来的话语,不知哪里来的义务和使命感。
看似世界千变万化,人却总在周而复始。
曾以为长大就是戒掉眼泪
从小,就渴望能快点长大成人,因为童年是一团团困顿重围的水草,看似绵软却无法挣扎,越挣越紧。
在身躯缓慢成形之前,能做的只有让行为动作看起来像大人。
虽无人面授机宜,但我很擅于模仿。
要哀矜勿喜、要出言谨慎、要举止稳重、最要紧是不许落泪。
小时候哪里懂人生的复杂性,不过是有样学样。
“从没见她哭过呢,好厉害。”
面无表情,然后心下暗喜,好像掌握了成为大人的秘籍,继而越发拼命去模仿。
其实不知道长大后的世界是怎样,只是隐隐觉得成为一个大人很棒,可以逃离眼前的生活和人群,可以名正言顺的孤独,可以不害怕不软弱,像岩石一样坚硬地活着。
习惯成自然,身体也是有记忆的,从自主闭合情感通道那一刻开始,拒绝一切触动内心的瞬间,主动靠近残酷冷漠的文字和影像,把这些当成受训的过程,渐渐从身体到心理完全接受了这样的结果。
到后来已经可以不用假装,就是面无表情的应对所有扑面而来的冲撞。
我以为已经出师了,渐次达成最初的理想,走入大人的世界应该就是这样。
等到真的变成了大人,事情并没想象中那么顺利,有样学样终归只是形似,其间有太多复杂难懂的人心,暧昧不明的边界,非黑非白的是否。那些书里读来的沉默往往源于一言难尽,孤独往往源于胆怯,坚强往往源于不得不……而所有这些厚重繁复的事物外化出的形象,就是长久以来我模仿的那个样子,可惜当时只见外壳,却不明内里。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面对误解的时候,有人选择反击,有人选择沉默,我只是很不幸的选择了后者。
越长大应该越温柔
所有的面无表情背后,都有着一言难尽,或悲伤或欣喜,而这个质量守恒的世界里,有一种情绪转化后的释放,叫做眼泪。
也许一直以来,我并不是渴望成长,相反,是在逃避,而我心知,长大以后的世界更加艰险难测,所以模仿成了武装,为的是提前应对那些不具名又能清晰预感的困境。
羞耻于为世俗落泪,只因无法融入真实世界。
当我开始学会因别人的故事而感动时,才终于达成了与自己的和解。
眼前的生活总是如迷雾一般,存在太多不安全和不确定,但我开始相信,哪怕不能全知全晓,至少可以通过每一段经历的事情,去感受生活的线条。
会为一些生命微细瞬间而触动,并不丢人,越长大,原是该越温柔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