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前那棵梧桐树

窗前那棵梧桐树

2022-01-19    09'34''

主播: 在水一方🍙😸

258 5

介绍:
窗前那棵梧桐树 秋韵 立冬前一天的夜晚下了一场大雪,清晨起来,窗前那棵梧桐树枝叶上覆盖了厚厚的一层雪,玉树琼枝,素衣清颜,纤尘不染。 记得小时候,老家的院子里也有一棵梧桐树,叶片硕大,宛若团扇,长得密密层层,好像绿色屏障,我们时常在树下嬉戏打闹,吃饭时把小饭桌摆在树下,听着树上鸟儿的婉转鸣叫,享受着梧桐树给我们带来的清凉,虽是粗茶淡饭,但却其乐融融。母亲和婶子大娘们也会在树荫下搓麻绳,纳鞋底,说说笑笑度过夏日午后的时光。 那时候特别喜欢雨天,喜欢坐在小院的走廊里,看天地之间织起的雨幕,雨点从空中滴落下来,打在梧桐叶上,那诗意般的雨声,最能让我思绪驰骋,浮想联翩。 六十年代的农村,生活贫困,文化生活单调。记得我堂哥参加村宣传队,曾经自己动手,用梧桐木制作了一架扬琴,音质纯净,音色优美。夏天的夜晚,他们几个文艺青年,就聚在一起吹拉弹唱。悠扬的笛声、二胡声,还有优美的琴声,余音缭绕,不绝于耳,为寂寞的村庄增添了许多欢乐。 我家东厢房的门框上曾有一副对联,因为年代久远油漆脱落、墨迹斑驳,右侧上联是“梧桐枝上栖双凤”,左侧已经看不清楚。我曾猜想这或许是伯父抑或父母大婚时留下的婚联吧,从这副对联中我知晓了梧桐树能引来凤凰。后来读《诗经》,里面有“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的句子,是说梧桐生长茂盛,引得凤凰啼鸣。庄子《惠子相梁》中说:“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凤凰从南海飞到北海,不是梧桐树不栖息,可见梧桐的高贵,从此对梧桐树情有独钟。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赋予梧桐树以很多的情感。 托物言志,以示志存高远。《三国演义》第37回写刘备三顾茅庐,见草堂之上,一少年拥炉抱膝,歌曰:“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诗以凤凰栖梧为起兴,隐喻良臣要遇明主,方能成就大业。王安石《孤桐》“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以形象的孤桐自喻,表达立志改革、推行新法的决心。 借物抒情,寓意孤独忧愁。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表达的是这位亡国之君幽居落魄的情景。重门深锁,只有清冷的月光从梧桐叶的缝隙中洒下来,凄凉而悲伤。还有白居易的《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描写了安史之乱唐明皇失去杨贵妃的凄清而孤寂的心境。 寄情于景,表达离愁别绪。温庭筠的《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写的是一位独处闺房女子的相思之苦。夜深人静之时,卧听窗外雨打梧桐的声音,她心烦意乱,愁绪如麻,辗转反侧,彻夜不寐。而最爱写梧桐的应是宋代婉约词人李清照了,她的《行香子·七夕》“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忆秦娥·临高阁》“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以及脍炙人口的《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无一不是借梧桐表达愁苦悲凉之情。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千百年来,梧桐树并不在乎人们给她多少光环,自由自在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惧风雨,无畏雪霜,努力活成自己的模样。 窗前这棵梧桐树,在我刚搬来时,还是一棵幼苗,现在已经长成参天大树。十五年来,它日夜陪伴着我,清晨披一缕霞光,傍晚镶一抹余晖,春夏秋冬,四季轮回。 今天,我又从树下经过,仰望梧桐树直耸云霄的枝丫,白云悠悠,轻拢漫涌,想那云朵深处,一定是凤凰飞来的地方。
上一期: 寒冬腊月,惟愿君安
下一期: 片断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