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声阅影】

【月声阅影】

2016-05-20    36'57''

主播: 杭电之声

131 2

介绍:
Tea for two 22’开始 欢迎大家收听周五晚间月声月影,我是主播简儿,也许这是你第一次在音柱前听到我的声音,却无疑是最后一次,没错,我就是一枚大四即将毕业的老学姐,当我知道要做毕业节目的时候,心里是有些紧张的,第一是因为毕业,因为自己将要离开生活了四年的校园,所有的不舍,迷茫,焦虑以及恍然大悟都从这个时候涌上心头,我一直在考虑,这四年的大学,有什么该做的事情没有做,该去的地方没有去,我一直在遗憾,为什么我会做那么多让自己不满意的事情,如果换一种方式会不会更好,在那一段时间里,除了论文和实习,我的时间几乎被这样的情绪所困,我感觉自己正面对着无边的黑夜,而又有一双大手,把我从灯火通明的房子里推出去。可是,当我走出舒适的房子,开始适应周围的环境,却发现了在这黑夜里的漫天星光,也许是一个人能承受的负能量有限,当它达到顶端的时候,身体会不自觉对它进行处理,我开始想,这四年里说过的话,做过的事,其中,成为杭电之声的主播,不就是值得我一辈子骄傲的事吗。其实,也没有好遗憾的嘛。人生,总得向前走,往前看,如果一味的停留在过去,未来的日子也会没有意义。 好了,说教的话就到这里,我们还是早点进入今天的节目,今天的内容,简儿想为大家介绍三部电影,不同题材,不同国家,也不同意义,但都是简儿对生活的态度,也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The Path of the wind(20’) 听到这首音乐,音柱前的你应该很熟悉,如果你看过宫崎骏的动画,就一定知道这是出自宫崎骏的《龙猫》中的风之甬道,今天的第一部电影,简儿想为你介绍的,便是关于一个动漫画家,一个白胡子老头,一个作品里总有关于飞行的梦的缔造者。 这是一部记录宫崎骏制作《起风了》的纪录片《梦与狂想的王国》,从影片中可以看到宫崎骏即使高龄却仍有创作的热情,从我的角度看他,他是一个有毅力,果断,有梦想,幽默,充满孩子气的奇怪的老头。他说,现在的梦想大都是被诅咒的梦想,人的生活总是被一些琐碎的事情围绕着。大多职业都不再单纯或者纯粹,人们变得贪婪,自私,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电影开篇精巧构思的空镜头链接画面,再加上小清新的配乐,直到出现第一段回忆体的画外独白,如果不是事先知道这是一部讲述吉卜力动画《起风了》制作过程的纪录片,你一定会产生将要看到的是一部唯美的纯爱偶像剧的错觉。 实际上,这也是一部饱含创作者爱意的纪录片。1978年出生的女性导演砂田麻美就像是女儿在纪录她引以为豪的父亲的光荣伟业一般,将镜头对准了宫崎骏创作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呈现出了这位伟大的动画创作者个性中 执着、诚恳又非常纠结的一面。此外,电影再通过一些清新美好的镜头作为纪录宫崎骏创作过程的衔接与补充,如日出日落和此场景下的人们,如阳光透过玻璃窗,风起时树影婆娑,街道的孩子,工作室的猫咪,每个人或近或远不同状态下的模样,普通日常却让人看着心生暖意,在这部记录片里,所有的人都是那么纯粹,纯粹的只想要做好动画,不需要掺杂任何杂质,单纯想要做着美好的梦。 Always with me (One summer’s day备用) 在宫崎骏的电影里,最重要的或许不是那些绚丽的魔法,美丽的主人公,也不是精彩的剧情,而是那些处处可见的小精灵们。在电影《龙猫》里神出鬼没的灰尘精灵,《幽灵公主》里森林中山兽神的孩子们,《千与千寻》里搬运煤炭的煤灰精灵,《悬崖上的金鱼姬》里波妞的姐妹们…,这些都源于宫崎骏对自然的崇拜和本有的同理心。据说这位老爷爷每天第一个走进办公室的时候,都会对着空荡荡的房间说:“大家好!”在他故乡的老家里,每隔一段时间,他都要去把自己小时候的书籍拿出来晒晒太阳。在宫崎骏的眼中,世间万物都是有灵性的,在那些我们平时不注意的地方,一定存在着某种神奇,而这种神奇,必定是只有孩童般纯净的眼神才能看到的。 不知道是谁第一次说出这句话:“世界上有两种人,第一种是喜欢宫崎骏的,第二种是不知道宫崎骏的。”这位穿着围裙,带着黑框眼镜,永远有着和蔼笑容的好脾气爷爷,用他独特的想象,让全世界读懂了东方美学中所有的灵性、隐忍、平静和美好。他馈赠给孩子和世界的种种,让我们懂得了如何面对童心,如何与自然对话。而他电影中所具有的符号,鲜明而具有特点,也成为了手绘动画电影中的经典。 Loving stranger 今天的第二部电影,简儿想为大家介绍这部来自英国的《福尔摩斯先生》。然而这部电影里的福尔摩斯,已经不再是年轻时候的样子,他已然93岁,老态龙钟。大概人人喜爱的都是那个年轻的侦探,这些年来影视剧里面侦探的形象越来越年轻,也越来越讨年轻观众的喜欢。大概不会有人想到,侦探也是普通人,侦探也会老。也许观众们愿意看到的只是他的头脑和身体都处于巅峰的时期,那时的他接近所有人期待的完美状态:冷酷、高傲、洞察力高得吓人。我诧异于原小说作者让福尔摩斯活了这么久,活过了他身边所有人。而他的衰老对于把他神化的旁观者来说是一种长期折磨。所以人们开始改造他的故事,继续把他神化,忽略他在他们身边继续老下去的事实。他变成了一个永远的、僵硬的符号,没有人关心他到底是不是还活着。 电影中,福尔摩斯先生每一天都在变得更老。他记忆的黑洞一点点吞噬着他清晰的思维,双腿无法支持起自己的行走,总是突然睡着,从床上摔下来,焦虑和恐慌吞噬着他。他失去了所有那些重要的人,就连自己引以为傲的记忆也在背叛他。我不知道在座的有多少观众内心是产生了共鸣的,有多少人也在恐惧,自己到了那个年纪,是不是也要这样痛苦地苟延残喘。他终究与一个孩子成为了朋友,也许那个孩子唤起了他自己童年的影子,也许是他只需要一个伴儿,让自己不再那么孤独。更多的是,Roger每一天都能唤起他过往的记忆,一点一点的累积起来,最终找到自我放逐的理由。 Almost lover +Do what you gotta do 也许只有英国人自己,才会忍心,把大名鼎鼎的福尔摩斯侦探拍得如此让人心酸。舒缓、沉静、哀伤,这些本不可能与一部侦探电影所匹配的气质,却满满地填充在这部电影里。福尔摩斯先生老了。这个93岁的老人,一生破解过无数的疑难案件,到最后,对手变成了自然法则。他努力地对抗衰老,记忆如同狂风中飞舞的碎片,四散消失。他搬离贝克街,远离伦敦,住到了靠近大海的乡村,与蜜蜂为伴,一过十几年。他的观察力依然敏锐,演绎推理精准犀利,可是却会忘记身边人的名字,或者不记得第二天要做的事情。他偷偷把委托对象的名字写在袖口,努力遮掩记忆衰退的事实;他跑去战后的日本,寻找岩山椒,以希望通过传说中的东方草药,延缓衰老,重获青春。如同每一个老去的人,他开始恐惧衰老与死亡。 福尔摩斯当然是天才。他的一生,总是与聪明、机敏、博学相伴,习惯了高人一等地看待这个世界与其他人,客观与逻辑支撑着世界观,他崇尚理性,觉得真相可以解决一切。然而这一切,却被一个普通的小孩和妇女完全颠覆了。他开始意识到,真相或许并不能挽救所有,而感性、人情,甚至谎言,或许有时就是让生活继续,让这个世界前行最适当的方式。意识到这一点,他用了一辈子的时间。他才明白华生之所以在故事中改变了真相,把福尔摩斯打造成一个英雄,也只是为了让好友可以摆脱阴影,继续生活。 而倔强的福尔摩斯,却选择与好友疏远,直到华生离世,也没有再见。他开始悔悟。华生、麦考夫、哈德森太太,甚至连一生的宿敌莫利亚蒂,全都离开了这个世界。福尔摩斯开始想念和珍惜这些在他生命中无比重要的人。这原来不是一个推理案件,而是一个治愈故事。93岁的福尔摩斯,卸下了英雄与天才的光环,开始还原成为一个更加真实的人。喜怒哀乐,脆弱恐惧,寂寞孤独,复杂的人生滋味,让他重新找回了生命的活力,也让他重新回归了平静。 I’d rather than be with you 今天的第三部电影,简儿想为大家介绍一部由艾米利奥•艾斯特维兹执导的《拿破仑之路》,影片刚开始的时候,我原以为它是部关于心灵救赎和哲学的闷片,谁知它却是部以景抒情,传递着人生、友情和生活信念的让人回味无穷的灵动之作。 电影的内容,是一位已过花甲之年的美国父亲Tom在痛失爱子后决定替儿子走完他没有走完的那段通往圣雅各布之墓的朝圣之路…抛开自己不甚了解的关于这条“朝圣之路”的宗教内涵和典故,仅从徒步旅行角度便可领会电影传达出的诸多讯息。片中的“朝圣之路”指的是一条起点始于法国南部,穿越法国和西班牙边境的比利牛斯山进入西班牙境内,按照电影介绍这条路的大部分行程的在西班牙境内,全长超过800公里。如果不是虔诚的天主教徒或是欧洲大陆居民的话,可能要对片中的“朝圣之路”知之甚少,但看过本片后却对这条神奇而美丽的“路”产生了无比好奇与向往之情:伴随着导演镜头的转换,呈现在我们眼中的是一幅幅秀美如画的田园风光,历经时间洗礼的静逸古朴的城镇,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以及与景观相呼应的宗教和人文历史。 Can’t have it all 关于这段旅程,必定不会是孤独的,Tom踏上路途之际遇到的第一位“圣徒”便是炎热旅途的清凉剂,同时也是让他包容力扩大的重要人物,他吸毒、贪吃、贪玩、喜笑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