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庵歌》~唐寅

《桃花庵歌》~唐寅

2016-01-17    06'24''

主播: 雪湖雅音

301 11

介绍:
《桃花庵歌》 作者:唐寅(明)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 花前花后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 不愿鞠躬车马前,但愿老死花酒间。 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世人笑我忒疯癫,我咲世人看不穿。 记得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枝上花开能几日,世上人生能几何? ——唐寅 - 关于作者 - 唐寅(1470-1524 ),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后世习惯称其为唐伯虎。明代画家、书法家、诗人,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精通诗书画文,但仕途坎坷,最终看破官场后归隐桃花坞。 - 关于版本 - 《桃花庵歌》流传至今有众多版本,其中主要属“又折花枝当酒钱”一句差异较大。本次选择的是苏州唐寅园中石刻的版本。另有“又摘桃花换酒钱”一版也广为人知。 - 诗享 - 一树桃花一壶酒,亦醉亦醒画中仙 《桃花庵歌》可以算是唐伯虎最为人所知的诗作了。相传,唐伯虎当年在苏州看上了一处废弃的院落,却因为没有钱,只好用自己的部分藏书作抵押,向一位当官的朋友借了钱。后来,他用了两年多时间努力写字画画卖钱,才还清了借款。这处房子被唐伯虎起名为“桃花庵”。 桃花,对于中国古代文人而言,是一切美好的象征。崔护有“人面桃花相映红”以桃花喻美人,李白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以桃花喻友情,白居易有“山寺桃花始盛开”以桃花喻时节,更有陶渊明用桃花建造了一个世外桃源,供文人归隐而去,守护至纯之心。而伯虎此诗,也是通过桃花“隐逸”的寓意,营造了一个画中仙的意境,以示自己看破官场、归隐于世外之意。 自古,文人在仕途中便总是坎坷多舛。文人骨子里的浪漫让他们无法与世俗苟同,文人特有的单纯也让他们无法迎合官场中的沉浮。唐伯虎直白地说出,“世人笑我忒疯癫,我咲(同‘笑’)世人看不穿”, 看似洒脱不羁,却有着浓浓的“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情怀。文人皆有傲骨,以“淡泊名利”来形容他们,实在是世人站在了名利的角度而发出的感慨。与其说他们淡泊名利,不如说他们的世界中本就没有名利的立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