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读汉服第14讲 始皇治国

云读汉服第14讲 始皇治国

2017-09-03    03'17''

主播: 青 淮

79 1

介绍:
雲讀漢服第十四講  始皇治國     秦始皇統一中國,正值希臘已衰,羅馬未盛之時。西方文化進程中,城邦制度一以貫之,國家分割為諸多單元與中心。而此時,東方版圖形成大一統的國家,以當時認為理想的"世界政府"面貌出現,奠定了中國兩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不能不說是中國文化史上一個重要里程碑。     中國疆土至大,因山川隔閡,風土相異,在民族融合方面,一直以來困扰著統治階層。及至秦始皇,對外北擊戎狄,南徵百越。對內改分封制為郡縣制,即由國君任免地方官,如此分散地方權力,將其層層集歸中央,有效避免了周王室以來諸侯貴族分爭的局面。     政治上了軌道,社會和平安定,接下去就是繁榮民生了。但始皇帝是個不按常理出牌的君主,其廢舊制,不守周禮,焚書坑儒的做法,一直為後世所詬病。倘若舉國範圍內壓抑工商自由,經濟不活潑,知識文化水平也通常較低。如此文化愚民,暴政專制與權臣作亂,是秦朝加速滅亡的主因。漢代賈誼在《過秦論》中寫道:"夫寒者利裋褐,而飢者甘糟糠。"描述的是穿粗陋布衣,挨餓食糟糠的蒼生悲涼之態。     本节目版权归属于北京云读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由北京摩宝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社群支持     感谢您的收听,我们下期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