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读汉服第27讲 汉代冠帽(二)

云读汉服第27讲 汉代冠帽(二)

2017-11-12    04'01''

主播: 青 淮

135 1

介绍:
文/高云 主播/青淮 云读汉服二十七讲  汉代冠帽(二) 因循古制“士冠,庶人巾”,就是说士大夫阶层戴冠,而平民则用巾裹头。从某种程度上讲,冠是颁昭名分,辨别权威的工具。不同等级和身份的人,要佩戴不同形制的冠。 另外,冠帽还有一层含义——视戴冠为礼。冠礼是古代汉族男子的成人礼。始于周代,男子年满20岁,举行加冠礼。发型从幼时的总角、垂髫变成束发,由长辈为其戴冠,以示成人。 中国的衣冠服饰制度,周代已日趋完善,到了汉代开始丰富起来。比如,皇帝通常戴冕冠。 “冠冕堂皇”这个成语,本义是形容古代帝王戴的礼帽很气派,但是基于民间百姓长期以来对官府的失望,往往把这一类型的词语用于讽刺;同类的还有衣冠禽兽,衣冠楚楚等,都是用来反讽王侯将相士大夫阶的。 文官和儒士则佩戴进贤帽。进贤帽,顾名思义,因向上荐举贤能之士而得名。冠上缀梁,以三梁为贵。以梁做帽,有上梁不正下梁歪的说法,在儒学政治系统中,又有强调读书人应起到中正表率的先锋之义。 还有通天冠、忠靖冠、武冠、法冠、建华冠、方山冠、却敌冠等,都是不同身份地位的人佩戴的冠饰。 历史上的很多冠随着时代的演进,有些消失了,有些则因为一些典型人物或者有趣的事迹流传至今。比如汉高祖刘邦的长冠,也叫“刘氏冠”,由竹子皮编制而成,是刘邦在民间当混混时的发明,后来成为草根在民间发迹的一种表征;更有因纪念鸿门宴而得来的樊哙帽。这两种帽子的由来,将在下一期节目中为您讲述。 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文&主播”,侵权必究,谢谢合作。
上一期: 长相思
下一期: 卫风 淇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