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无边落木萧萧下”,在万物调零净尽的秋天,当我们看到强劲的秋风将树叶吹落,会不由得感到一阵凄凉与悲哀,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悲落叶于劲秋”。公历每年的十月二十三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二百一十度时,是二十四节气的霜降。
深秋的夜晚,温度骤降,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茫茫大地上,附在花草树木上,凝结成冰晶的状态,这就是霜。霜大多数形成于无风无云的夜晚,从深秋开始到第一年早春都有可能降霜。水汽凝结的时候,可以放出大量潜藏的热量,让气温下降的速度得到缓和,减轻植物的冻结程度
,霜,还能让蔬菜甜脆。低温有利于
植物体内的物质转化,
并增加糖分。所以,“霜打蔬菜分外甜”,打了霜的萝卜也会甜一些。
但打霜往往出现霜冻,“风刀霜剑严相逼”,霜冻会使植物遭到冻害。
“科风萧瑟天气凉,草禾摇落露为霜。”什么是“露为霜”?露和霜虽然都是水汽凝结而成,但二者的作用却完全不同,露使草木滋生,而霜给草木以摧残。此时,人们会在苗圃园地上盖上稻草,或是覆上薄膜,不让植物因冻害而枯蔫。
霜降时节,正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时候。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朝诗人杜牧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缭绕的地方,还有人家。他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的晚景。经秋霜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春花还要红艳。
枫树的叶子经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此时,人们常常会到山上去观赏红叶。此时,也是视野最为开阔的时候。“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昨天晚上吹了一整夜的秋风,把窗前原来枝繁叶茂的树上的叶子吹得凋落了。诗人独自登上了那最高的层楼,由于没有了往日遮蔽视野的密叶繁枝,所以一下子就望到了那天涯的尽头。
这个时候,也正是吃柿子的季节。“霜降到,柿子俏,吃了柿,不感冒。”在闽南,霜降这天,有吃柿子的习俗。
“履霜坚冰至。”这是《易经》上的一句话。当我们在行进中发现脚下有霜了,我们就会意识到天冷了,那个冰天雪地的季节就要到来了。
秋,即将过去;冬,就要来了。
霜降三候
一候,豺乃祭兽
豺,豺狼,俗名豺狗。霜降日豺狼开
始捕获猎物。
二候,草木黄落
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冬天即将到来。
三候,蛰虫咸俯
“咸”是皆、都的意思。“俯”是低头。蛰伏在洞里的虫子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
黄
兽皮、病人,还是着火的箭矢?
霜降第二候,草木黄落。
关于甲骨文的“黄”字,有好几种说法。
有人说,这个字像是一张摊开来进行晾晒的兽皮。
有人说,这是一个正面站立的人,腹部肿胀得像个圆球。这是一个肚子里生了寄生虫、肤黄如蜡的病人。
还有人说,这个字像箭头着了火的箭。由火光联想到黄、黄色之义。
金文比甲骨文复杂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