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

病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

2018-04-22    15'51''

主播: 薪火中医

32 0

介绍:
传承中医薪火,为往圣继绝学,薪火中医,仲景学术传承声音专辑第二期。 各位中医同道大家好,今天与大家聊一聊《伤寒论》第七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中的“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的问题。 对于“病发于阳,发于阴,”的认识,历代医家有各种看法,存在着分歧,书中归纳为以下5种观点,以后仲景学术传承声音专辑的各期之中所说的“书中观点“或”书中……“,这个书都是指《苏氏伤寒医镜》,以后就不再啰嗦了,回过头来,说说历代医家的几种观点是什么? 第一个观点,认为发于阳,发于阴,是辨外感病阴病阳病的总纲,就是说发于阳的疾病属于外感病的阳病,而发于阴的疾病是属于外感病的阴病。持有这种观点的,比如《金匱玉函经》把这一条文就列为“辨太阳病形证治上“的首条,还有钱璜的《伤寒溯源集》也把这一条作为“阴阳发病六经统论”的首条。在当代,湖北中医学院编著的《伤寒论选读》,和南京中医学院编写的《伤寒论参考资料》,也是把这一条列为辨外感病阴病阳病的总纲。 第二个观点,认为发于阳是发于阳经,发于阴是发于阴经。如钱璜曰:“发于阳者,邪入阳经而发也;发于阴者,邪入阴经而发也。即《阴阳应象大论》所谓阳胜则身热,阴胜则身寒,阴阳更生之变也。” 第三个观点,认为病发于阳是发于太阳,发于阴是发于少阴。如张志聪曰:“以寒邪而病太阳之标阳,故发热恶寒而发于太阳也;以寒邪而病少阴之标阴,故无恶寒而发于少阴也。” 第四个观点,认为发于阳发于阴,是指中风、伤寒之邪,伤及卫阳与营阴。如吴谦曰:“病,谓中风、伤寒也。有初病即发热而恶寒者,是为中风之病,发于卫阳者也;有初病不发热而恶寒者,是谓伤寒之病,发于营阴者也。” 第五个观点,认为发于阳发于阴,是指寒热而言。如柯琴曰:“阴阳指寒热,勿凿分营卫经络。按本论云: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已发热,即发热恶寒;未发热,即无热恶寒。发热恶寒,是病发于阳;仅恶寒而未发热者,是病发于阴。” 书中对于“发于阳,发于阴”的问题,认为“发于阳”,即发于太阳,以此来概括外感病;发于阴,即发于少阴,以此来泛指内伤杂病,这样的解释比较符合临床实际。因为什么呢?三阳病虽说都有发热,但只有太阳是寒水之脏,也只有太阳病发热恶寒的症状最典型,所以,“发于阳”,应该是指发于太阳;三阴病虽然说都有恶寒,太阴病的恶寒是手足自温,厥阴病的恶寒是厥冷与发热交替出现,只有少阴病的恶寒是脉微下利,并且恶寒特别严重的。太阳与少阴相互为表里两经,既然说恶寒发热是指太阳,为了彼此的相互对应,无热恶寒也就应该是少阴。这是书中对于“发于阳,发于阴”问题的看法。 好的,我们接着聊“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的问题,临床上确实存在着外感病常在六七日不药自愈的客观规律,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古人利用伏羲河图的理论来解释,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必阴阳和合,而后才能生化万物。天为阳,而地为阴。以天地来代表阴阳,以五行之水、火、木、金、土,来代表天地之间的万物;以一、二、三、四、五,分别代表水、火、木、金、土五行之数;自一至五,等于孤阴孤阳,不起变化。从五加一,乃起生化作用,才能生养万物。夫阳生者,阴成之;阴生者,阳成之。因五为土数,土能生万物,故从五开始。如以五加一为六,故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其中的“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如果以这样六七的序数来分阴阳,则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五加一等于六,六为偶数,所以阴数六;以五加二为七,因七为奇数,所以阳数七。正如仲景所说:“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六日愈,七日愈“是指外感病的发展变化,常以六七日为周期,六七这两个数字是天地造化的成数。疾病发展向愈还是恶化与人体阴阳力量的消长、气血的盈虚、脏腑经络之气的盛衰密切相关的,也就是说,当人体阴阳气血及脏腑经络之气的强盛,疾病向着治愈的方向变化;当人体阴阳气血及脏腑经络之气的衰弱,疾病向着恶化的方向变化。而人体阴阳气血及脏腑经络之气的强盛衰弱是有着周期性变化的,而这个周期与六七这两个数字关系密切。为了说明这个问题,书中还讲了一句民间俗语,就是“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这句俗语,我也听老人们说过,也确实存在着老年人七十三岁和八十四岁这两个年龄是容易故去的,在这两个年龄故去的老人占比数量也是比较大的。其实,这一现象与六七这两个数字也是有关系的。中国从夏代开始就是用干支来纪时的,我简单给大家说说这个干支计时法,天干有十个,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地支按顺序奇数为阳,偶数为阴,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天干地支两两配合,原则是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最终有六十个组合,就是常说六十花甲子,如:甲子,乙丑……癸亥。用这六十个组合循环往复来记录年月日时,这就是干支计时法。但是百姓常用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来简单纪年,比如今年是狗,其实对应十二地支是戌,还是在以十二地支纪岁,而十二地支循环反复六次是七十二年,循环往复七次就是八十四年,在老百姓中经常习惯一二连用,三四连用,所以不说七十二,八十四,不如七十三,八十四顺口,容易流传,结果流传久了,就成了七十三,八十四如何如何了。从临床来看,在外感病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六七日为一个变化周期。当身体壮实的人,得了外感病,多在六七日自愈;而年高体弱的人,得了外感病,没有及时治疗,多在六七日而死,如果一个六七日周期没有自愈或不死,下一个六七日周期或愈或病情恶化。 我个人认为,这个六七两个数字所显示周期律,可能是六七个时辰,六七个日,六七个月,六七个年,甚至六七个十二年。 好了,就聊到这里,感谢各位同道的收听。 传承中医薪火,为往圣继绝学,薪火中医,仲景学术传承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