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一曼,一位母亲的国家情怀。

赵一曼,一位母亲的国家情怀。

2020-05-01    07'39''

主播: 主播~彭家耀🎤

172 1

介绍:
赵一曼:一位母亲的国家情怀。 主播:彭家耀 1936年8月2日凌晨,黑龙江哈尔滨至朱河的铁路线上,一列日军特别火车呼啸而过,这列火车上有一间牢房,关押着一个即将被压上刑场的女囚,她强忍着严刑拷打留下的剧痛,给同一个人写下了两封遗书,写信的这个人,就是抗日女英雄,赵一曼。 遗书中写道,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面的机会了 信中的宁儿,是赵一曼儿子的小名,1935年11月在与日军的一次作战中,赵一曼率先突围,子弹打断了她的左腿股,后来昏倒在雪地被俘,赵一曼从被捕到走上刑场,历经了整整九个月,她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酷刑,身体多处白骨外露,她却什么也不肯说,敌人甚至都不知道,她的真实名字,叫李坤泰。 遗书中写道,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际行动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以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家而牺牲的。 你的母亲赵一曼于车中,1936年8月2日。 赵一曼,四川宜宾县人,21岁加入中国***,毕业于黄埔军校六期,九一八事变后被党组织,派往东北进行抗战,她只得将还在襁褓中的幼子留下,此一别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见。 临行前,母子二人留下了一张仅存的合影,就在写下上面这封遗书后的几个小时,赵一曼又给宁儿写了另一封遗书,而内容却显得有些奇怪。 亲爱的,我可怜的孩子,母亲到东北找职业,今天这样不幸的最后,谁又能知道,母亲的死,死不足惜。 可怜的是我的孩子,没有给我担任教育人的机会,母亲死后我的孩子,要代替母亲继续斗争,自己壮大起来安慰九泉之下的母亲,你的父亲到东北来死在东北,母亲也要步他后尘。 我的孩子,亲爱的可怜的我的孩子。 母亲也没有可说的话了,我的孩子啊要好好学习,就是母亲最后的一线希望。 1936年8月2日,在临死前爱你的母亲。 其实啊,赵一曼的丈夫,当时根本就不在东北,更没有死,她这样写的目的,和她化名赵一曼一样,应该是为了混淆敌人的视听,为了防止敌人根据信线索,对她的亲人进行追捕和迫害,对比两封遗书,我们都能发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儿子的不舍深情,短短的一百七十七个字,却提到了六次,我的孩子。 我的孩子,我的孩子,亲爱的可怜的我的孩子啊 我的孩子啊要好好学习,就是对母亲最后的一线希望 由于没有透露自己的真实姓名,赵一曼的儿子始终没有得到家书,不知道母亲去了哪里。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1957年烈士身份核查,宁儿才知道了自己母亲的身份,并将赵一曼这三个字深深的刻在了手臂上。 朗诵:彭家耀,来自美丽的安徽淮南凤台。讲师、培训师、策划、团队打造教练。善缘真善美阅读会,会长。酷爱诗歌、朗诵、琴棋书画。传递向上向善正能量,善结同道好友。感恩人世间所有真诚的有缘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