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秩事》作者:李新国  朗诵:非凡

《家乡秩事》作者:李新国 朗诵:非凡

2018-03-30    12'26''

主播: 非凡🌹

14 1

介绍:
家乡秩事 文/李新国 从地理位置来说,我应该算是南方人,虽然长江就在我们家不远的地方,但总算还是在长江以南的。 江南水乡的影子始终在脑海里,儿时记忆里的家乡就是春天里滿地的油菜花,一眼望去黄灿灿的一片,那扑鼻的芳香仿佛可以用手抓住然后吞入嘴里,沁入心肺。路边那些刚出头的嫩草沾着露水,在阳光是晶莹剔透的,还有一些不知名的野花争奇斗艳。粉红的桃花和雪白和的梨花开得漫山遍野,远处布谷的叫声和着田间耕夫的吆喝声,还有漫天飞舞的蜜蜂的嗡嗡声,走在乡间的田埂上,一定会陶醉得流连忘返。 夏天的夜晚更是充满了神秘,滿天繁星点点,偶尔会有流星掠过,划过嘈杂星空。田野刚种下的秧苗散发出淡淡的清香,给火热的夏天平添一丝的凉爽,溪边的蛙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小伙伴们会三五一伙地到菜地里偷西瓜,或者做着各种游戏,直到半夜才散。 小时候读书,读到岭南的荔枝那一课,觉得那里是南方,心生无限的向往,但是始终也没有机会见到岭南的荔枝树长什么样。而对于北方的印象可能是从鲁迅的关于北方的雪和南方的雪的描述得到的第一印象,其实小时候家乡的冬天也是会下雪的,的确如鲁迅描写的那样,用手在空中接几片雪花,你分明能够看到那清晰多棱的雪花,却随即融化在手心里。因为下雪的冬天还是很少,所以每每下雪都会无比的兴奋,把整个人躺在雪地里,四仰八叉地在地上给自己盖个印,江南的冬天一点也没有肃杀凄凉的感觉。 春节可以说是最让人期待的,一过了中秋节,大人小孩都会掐着指头盼着春节到来,冬月一过,人们就开始着手操办年货了,我最期待的是每年一度的打糍粑和杀年猪,每到腊月家家户户都会用自家种的糯米做成糍粑,这个可是个复杂和需要众人合作的力气活,事先要把几担糯米用大缸泡上一天,早上起来就把米泡上,待到傍晚掌灯时分就可以将泡软的糯米上锅蒸了,白天还得准备好打糍粑的石窝了,这个石窝大概每个村里也就一个,大家轮流着用,所以每年打糍粑的人家得要分先后排个队,今天你家,明天我家这样。轮到我家的时候,父亲早早就把会那村里的石窝搬到家里来,在堂屋正中央挖一个大坑,将石窝稳稳地放在里面,然后把周围的土洒水夯实,把石窝周围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切准备就绪,待第一锅糯米蒸熟的时候,村里的壮小伙也不约而同地来了,每人手里一根三尺多长的圓木棍,大家挨着石窝一圈站着,有节奏地捣着石窝里的糯米,等到糯米的上面捣烂后,还得翻过来捣下面那一面,这翻糯米也需要大家同时齐心协力,一起高高地举起然后重重地摔下,只听得“呯”的一声,大家就会齐声叫好,大人说那翻糍粑的声音越响,就预示着来年收成越好。嘴馋的我们就会在大人们捣糯米的中间到石窝里揪那热乎乎的糯米来吃,这大概是我记忆里最好的美食了。 说起杀年猪,虽然没有那么激动人心,但也是一年里非常开心的日子了,小时候母亲总会养两头猪,说一头用来出售给我们交学费,一头就留给自家过年吃。每年杀猪的日子,还得请有经验的屠夫来家里,带着他干活的家当,不到一顿饭的功夫,屠夫就会把一头猪收拾得利利索索,最没有用的尿胞就会被我们拿来当成汽球吹得大大的,用线头一扎牵在手上把玩好几天。当然这一天会吃到最新鲜的一顿好猪肉和猪血汤。每到杀猪的那一天,母亲都会有万分的不舍,早早就躲在一边抹几下眼泪,毕竟她辛辛苦苦喂养了好几个月,内心总是要揪心一阵子,说下一年再也不养猪。 我的江南水乡生活到了去南方打工就结束了,虽然打工也是在南方的海边,但总也没有了家乡的感觉。再也没有闻到家乡油菜的花香了,再也没有听到田里的蛙声,再也没有吃到那热热乎乎的糯米糍粑,再也没有父亲每年张罗着打糍粑了,母亲年岁大了,也再不喂猪了。。再后来,我搬到了城里,为生活四处奔波,更是很少再回家乡。。。关于家乡的记忆,却始终在脑海里萦绕,挥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