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鲁开始训练了!

可鲁开始训练了!

2019-07-22    19'38''

主播: tiger-虎哥🍑🐱

185 2

介绍:
克鲁开始训练了! “好动是狗的天性。但训练一只导盲犬,就是要让它以听从主人的吩咐为乐。也许人们会认为,训练如此严格,对于狗来说太可怜了。其实并非如此。” 作为导盲犬训练师和可鲁的“教育之父”——多和田先生这样介绍说。人们通常认为“那对狗来说,肯定是一种严格而残酷的训练”,其实是一种误解。虽然如此,却不能不承认,迄今为止一直被仁井夫妇过于宠爱,任其随天性成长的可鲁,将开始的毕竟是另一种生活。可鲁迎来了与十几只狗一起作为导盲犬的最初的训练生活。这种生活环境的巨大改变,是不容许可鲁再随性发挥“可鲁的个性”的。 训练的第一天,可鲁就表现出“我不干”,还一个劲儿地往后退,并且非常顽固。 “‘可’啊,别提当初有多顽固了!” “它总要想一想才会动弹,总要比别的伙伴慢半拍。‘可’呀,虽然那么年轻,却真的像个老头似的。” 把扔出去的球捡回来是基础训练之一,可鲁却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它的伙伴们谁都是争着抢着去追球,想得第一,可是可鲁一点都不着急,也不慌乱,甚至有的时候连动都不动一下。 多和田先生叫可鲁“可”,他介绍了很多关于可鲁的小插曲。他说话的语气以及用词,让人听起来觉得他好像对可鲁并不太认可,其实不然。在他表情几乎毫无变化的脸上,每当说到“‘可’啊⋯⋯”的时候,眼中就会透出一种温柔来,那种温柔让我们知道,对于“可”过去每一天的怀念,已经成为他现今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鲁开始新生活的地方是京都龟冈市,这座城市因位于保津川下游起点而闻名,关西导盲犬协会的导盲犬综合训练中心就坐落在这里。 一些希望培育导盲犬及普及导盲犬知识的人聚集在一起,于1980年1月创立了关西导盲犬协会,1983年被国家公安委员会认定为“导盲犬训练认定法人”。自1983年以来,这里每年大约可培养10~20只导盲犬。然而,导盲犬的数量却远远不够。在全日本,实际上正在工作着的导盲犬大约有850只(1999年日本盲人社会福利设施协会调查的数据),但据预测,期待着导盲犬帮助的视力障碍者应该有4700人左右(日本财团公益福利部环境福利科的调查结果)。与美国现有约6000只、英国约有4000只活跃在第一线的导盲犬相比,日本导盲犬的数量真的是少得多。 这其中原因之一是培养导盲犬的资金的欠缺。培养一只合格的导盲犬,大约需要3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20万元左右)。来自普通百姓的赞助费数量有限,国家所给的补贴也远远不足。另外,导盲犬训练师的数量也并不够。 虽然有很多人想报名成为导盲犬训练师,但培训进修的时间至少三年,甚至长达五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觉得梦想破灭从而放弃的人非常多。据日本盲人社会福利设施协会导盲犬委员会的调查显示,以1992年至1995年的培训进修的毕业结果为例,到了培训进修的第三年,毕业率仅为12.7%。也就是说,1992年有近100人报名参加了导盲犬训练师的培训,到最后培训结束时,仅剩下了13人。虽然多和田先生说:“对于狗来说,导盲犬的训练并不苦。”但对导盲犬训练师的培训却极其严格。如果仅仅是喜欢狗,并不能因此而成为训练师。你还要比狗更多地去了解人(有视力障碍者),的确是不容易。 导盲犬数量不足的另一个原因是,把一只狗培养成导盲犬至少需要一年半的时间。即使是这样,也不意味着所有住在导盲犬培训中心的候补犬都能成为导盲犬。当时,就算是有“魔术师”之称的多和田先生,把导盲犬培训中心的候补犬真正培养成导盲犬的成功率也只有80%左右。他创造的这个数字,至今仍然令人叹服。然而,多和田先生却说:“那时候对于自己培养的那些导盲犬,其中有一些真的有点勉为其难。”他的意思是,有些本不足以培养成导盲犬的狗,那时也勉为其难地予以了训练。那些掉队的狗,并不仅仅是因为能力有限,而是因为无论如何,其训练最终要一关一关地通过,由此才能判断一只狗是否已经达到导盲犬的标准了。仅仅依靠“血统”群集到训练中心的候补犬,要真正成为导盲犬,着实不易。 可鲁的妈妈月馆并不是导盲犬,而只是一只家养犬,这样可鲁就面临了第一道关口——对它的“血统”的质疑。然而为什么可鲁最终能成为导盲犬呢?培育了近两百只导盲犬的多和田先生对可鲁作出了这样的评价: “‘可’啊,它的能力及天性也就达到导盲犬的平均值左右。但是,它身上散发着一种诚恳之光。它除了诚恳之外,并没有其他明显的特征,也就是说,它是一只个性并不强的狗。它的那种诚恳,对于它成为导盲犬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资质。” 训练的第一天,连屁股也不肯挪一下的可鲁,不久就重新寻回了它的活力。 可鲁在培训中心的生活,从早到晚都和多和田先生以及其他狗儿们在一起。那段时间,多和田先生除了训练可鲁,还要训练另外十只狗。再加上为其他年轻训练师照看的狗,他要和十六只狗吃住在一起,或者说他们二十四小时朝夕相处可能更准确一些。 在和它们接触时,多和田先生要记住每一只狗的性格与能力。早上一起床,他就会带它们去散步,然后是训练、吃饭,为它们清扫大小便,有时还要给它们看病。总之,在可鲁它们身边,总是可以看到多和田先生的身影。 可鲁很快就被其他狗儿接受了,还一副很受欢迎的样子。但可鲁还是悠闲自在、我行我素,同伴们的行动几乎对它产生不了任何影响,它也没有什么特别要好的朋友。早上,接受训练的狗被放出狗舍后,大家都要争先恐后地去追抛出去的球。这是多和田先生研究出来的基础训练之一。好多只狗在追逐的同时会发出惊人的“咚咚”的足音,所以这项训练又被称为“咚咚”。而每当这时,可鲁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离开狗群,只在多和田先生的脚下,不离其左右了。 训练中心的第一步训练首先是从服从训练开始的。这个项目训练的是让狗理解训练师的意图,并听从他的指令。训练师下指令时使用英语。用英语的话,导盲犬就不会因其使用者所用的男性及女性语言的差异,或者遇到使用方言时,在头脑中产生混乱。让狗坐下时说“sit”;让狗趴下时说“down”;让狗停下时说“wait”;夸奖狗称它是好孩子时,说“good”。导盲犬接受的训练是,当训练师说“wait”时,无论发生什么,在训练师发出下一个指令前,它绝对不可以乱动。同时,还要让它们养成有规律的进食及排便等习惯。导盲犬就是这样在训练中心内,经过基本训练,一点点积累这些基本常识,然后慢慢转移到路上,开始真正的指向训练的。 遇到路口要停下,遇到障碍物要避开,接下来导盲犬就要接受这种能给视力障碍者以安全指向的训练。练习时训练师首先说“有拐角啊”,然后拐弯(这被称为“寻找拐角”)。遇到台阶则要教它如何下台阶(这被称为“寻找台阶”)。遇到障碍物时,又要教它怎样避开障碍物(这被称为“躲避障碍物”)。例如,遇到拐角时对导盲犬所做的训练是,让它发现拐角,然后在拐角处停下来确认安全后,再迈步向前。 可鲁和小时候一样,在训练中心依然是一副很随性的样子,但多和田先生觉得:“可鲁可以按我心中所想的那样去做。”可鲁率真乖巧,的确会遵从指示,并仔细地聆听人的话。所以在训练师的眼里,可鲁可以算得上是一只可造就的狗。 “安全等同于舒适,也等同于心情愉快;危险则等同于不舒服,同样心情也不愉快。这些东西要让它们了解。也就是说,训练导盲犬既要懂得心理学,也要符合科学。” 多和田先生介绍着关于训练导盲犬的基本要诀。   因为随时都在人的身边,它们从中常常能感觉到心情愉快。但在有汽车的地方,人总会对狗说“不可以”,这样会让它们感到不愉快。让它们记住这种令它们不愉快的情境却很重要,因此多和田先生就想出了一些给它们以表扬的方法。当导盲犬坐在他身边时,他就让它的脸伏在他的脚上,一边说“good”、“good”,一边用手轻轻拍打它的脸颊。这个动作对狗来说,是一件很舒服且愉悦的事。要让它们记住,像这样待在人的身边其实是最舒服的。 和其他狗一样,可鲁也很喜欢人拍打它的脸颊。但即使很高兴,它心里也开始清楚,它接受的训练,就是不可以非常直白地表现自己的心情。所以当有人称赞它“good”时,它也仅是眯起眼睛,一边用鼻头蹭着人的腿,一边将脸凑近对方。它的这个动作想表达的是:“再摸摸我。”可鲁就是以这种方式,表达着自己内心的喜悦。 多和田先生不停地说着。 “狗在知道了自己的境遇和地位之后,情绪就会安定下来。这时你对它说‘我就是你的主人’,它能马上明白自己将扮演的是一个听从者的角色。” 当狗了解了自己与主人是可信赖的朋友关系后,它便可以情绪安稳地遵从主人的指示了,从此以后的训练过程也会因此而很顺利。最后甚至能做到,在训练中当你发出“go”的指令,它们也不会草率地向前行进。如果只是让它们按照指令行事的话,它们就可能走到车来车往的马路上。为了避免这种危险情形发生,必须让它们记住,凡事要经过思考再行动,这就是所谓的“判断性服从”。 当红灯亮时停下脚步,根据自己的判断等汽车过去之后再向前行进,这时的可鲁已经会一脸得意扬扬地抬头望着多和田先生,仿佛在说:“怎么样,这么做还行吧?” 可鲁每天接受着按部就班的严格训练,此时已经不用担心它跟不上进度了。转眼间,它到训练中心就一年半了,离它成为专业导盲犬的日子可以说是越来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