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75被帮了还是别扭|将情绪的形容词,变成生活的动词

Vol.175被帮了还是别扭|将情绪的形容词,变成生活的动词

2023-10-12    62'50''

主播: 葵花宝典goodtoknow

793 8

介绍:
主播:小诗 | 娃娃 葵花宝典goodtoknow 各位闺蜜: 【好营养,源来有话说,本节目由汤臣倍健赞助播出】 很多时候,我们自然而然的将女性,当成生活中的一个帮手的角色。这种自然而然是双方面的,也就是我们自己也这么想。“帮我把衣服洗了”、“帮我收拾一下行李”、“帮我打印”、“帮我带一杯咖啡”…… 很多女性在生活中,也惯于提供“帮助”,但其实并不是别人需要帮助,而是觉得作为女性需要帮助别人,从而达到一种“贤惠”的状态。比如做客的时候,总会问,我帮你收拾吧,不问就有愧疚感。 《再见爱人3》里面,李松蔚老师有一段话,让我醍醐灌顶。他说,有时他在家的时候会跟自己的太太讲“我帮你把碗洗了吧”,这一句看似主动分担了家务的语言,其实核心是这个“帮”,这个字的深层含义是,家务活是你的事情,我只是帮你做,我本不该做。 这种根深蒂固的想法,很多时候就变成了家庭吵架的来源,成为女生心里隐隐的一个痛点,叫做“凭什么”。所以我们其实生活中,缺少的是一个分担的“帮手”,而不是语言上的“帮手”。不是我“帮你洗碗”,而是“我来洗碗”。 上面两种情况,不论是“为什么”还是“凭什么”,不论看似女性是在主动帮助的角色里,还是得到帮助的角色里。其实在情绪上,都是在被动地位的。我们因为一些社会枷锁“不得不”贤惠,我们因为别人的看法,所以得到了帮助。 这些帮助,其实不是我们主动去寻求的,所以情绪上总是觉得别扭,哪怕老公已经洗碗了,哪怕领导已经不让你喝酒了。而另一半会因为你的“不主动”表达,根本不知道你有什么需求。 我们明明可以,站在情绪的主人的位置上,主动寻求我们需要的帮助的。比如我们上班,没有人接孩子,是不是可以寻求丈夫、家人的帮助,而不是觉得这就是妈妈应该做的。 比如生孩子之后有产后抑郁,那么女生就可以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直到恢复健康,而不觉得这只是矫情。 比如我们跟丈夫吵架,总习惯说“你怎么不能将心比心”,“为什么不能换位思考”,但其实我们明明可以主动说“我希望你送我花”、“我需要你现在跟我道歉,并且下次xxx”么,同时不觉得“要来的”有问题。 女生生活里要做那个“主动发声”的人,知道我们自己要什么,然后主动去寻求真的能帮到自己的方式,那些健康的方式。 这么多的问题,到底应该怎么改善,有什么简单的tips呢? 最简单的,其实就是从做自己身体和情绪的主人开始,从寻求健康的帮手开始。我们可以科学的找到自己真实的需求,比如如果最近你觉得可能有些疲劳,或者只是希望防患于未然,那么就在有不舒服之前,主动的先去寻找到健康上的帮手。 就像我们这一期的赞助品牌,汤臣倍健主打的理念【科学有源,营养有声】,知道你真的需要的是什么,把那些对健康抱怨的形容词“好累”、“哪哪都痛”……转化为生活中健康的动词“喝蛋白粉”、“出门运动”,就会有更多的“我愿意”,而不是“我应该”。​​ 答案都在这一期节目里~ 【科学有源头,营养有声】 加ingfree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