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欢三毛行走天涯的那份洒脱,梦里花落知多少的雨季,好想让时光慢下来,背起行囊,去远方!远山摇曳着绿色的思念,绿树舞动着远山的呼唤!在最美的季节,陪你一起去远方。无需任何理由,只想让心在自然中放飞,梦想在自然中升华!很愿意相信一种缘分的说法,只要有缘,就会看到足够令你一生回味的风景。大家好,我是主播韶光,大家好,我是主播飞羽,大家好,我是主播思茕。今天让我们带领大家领略梅关的古朴与美丽。
云,挂着洁白的圣衣;风,轻轻游荡。草,寸绿浮动;湖,静平止动。西藏,圣灵之地,令世人尊敬。一念情,思寸田。家家人民身着藏服,黝黑的皮肤嵌上温暖的笑容。西藏,一次云端之行;踏着高原,让思绪放飞,和着风雨,畅想自由之端。格桑花一路尽情摇曳,白雪覆盖山巅,轻轻亲吻,释放情怀。
蓝蓝的天空,白云飘,草原上骏马驰骋,挥舞着鞭儿响四方,高大的牦牛托着重重的物质稳步行走在山间,碧水蓝天倒影在墨绿的青草上,热情奔放的高原儿郎尽情的歌唱。这些是从小在电影电视中看到的西藏形象,很早就在心中沉积了下来,伴随时间的推移,对西藏的向往之情更加深厚。
凝神驻足在与天神连接的布达拉宫前,伴随着转山人执着的叩首,心中无限的感叹。尘世的浮躁,社会中的尔虞我诈,利益纠纷在这巍峨的圣殿前面都显得那么的苍白,它高高的耸立在那里连接天地,俯视着芸芸众生,接受劳苦人群的述说和顶礼膜拜。它什么也没有说,只是静静的屹立在那里,多少年的风雨历史已经洗刷了千古不变的诺言,无声却十分庄严的告诫着世人一个个不争的实事,存在即合理,包容即伟大,舍得即福分,淡薄即明智……无声的叩首,一排排走了千山万水专程赶来朝拜的人们,在宽敞而整洁的地方,十分虔诚的向天神祈祷。
西藏壮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风土民俗享誉世界。那瑰丽的雪山圣境,五光十色的圣湖,像上天撒下的颗颗星光璀璨的明珠,似繁星点缀在美丽的雪域高原上,令千千万万的游客心驰神往,无不渴望踏入这片神秘的土地。
这里是离天国最近的地方,近的似乎能顺手摘下天上的星星,近的仿佛能听到天上神仙的呢喃秘语,白云身边绕,薄雾脚下飘,虚幻缥缈,让你几乎忘却了到底人在何处,似乎置身于仙山梦境。这里是一个大美的地方,自然,纯净、原始,呈现出雪域高原的万种风姿和千般魅力。这里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原始文化和现代文明共存;原住藏民和外来访客共融;俗世喧嚣和澄静信仰共生;宗教和民俗交织;她让你仿佛是在尘世和天国中进行穿越。
“到西藏不去大昭寺等于没有到过西藏”大昭寺著名喇嘛尼玛次仁这样评价大昭寺。
大昭寺是公元七世纪吐蕃王朝缔造者松赞干布赞普为他的尼婆罗王妃尺尊公主修建的,后经历代扩建形成现在这样庞大的规模。在这里供奉着文成公主自大唐带来的释家牟尼12岁等身造像,此造像与尺尊公主带来的释迦牟尼8岁等身造像(已损)被藏人公认为进入雪域高原最早的佛像。据称这尊造像由释迦牟尼亲自开光,藏人认为见到他就如同见到了佛祖本人。因此,晨曦刚刚照临,大昭寺门前已满是磕头叩拜的男女老少,他们双手合十自头顶、额头、前胸依次而下,然后双手伸展向下铺倒身子五体投地,并且一便便地重复着同样的动作,此情此景着实令人感动、感慨。而更多的藏人手持经筒或孑身独行、或喃喃低语、或三俩结伴,以顺时针方向沿大昭寺外的八廓街转经修德。
殿内的酥油灯闪闪烁烁,映衬得一排排金身黄衣的佛像威严而神秘,表情庄重地接受佛徒信众的顶礼膜拜。为酥油灯里添油的藏人目不四顾,默默地来又默默地去,并不时用额头轻触佛台和神柱,如同在与神祖对话。大殿的正后则一小间的佛龛里便供奉着弥足珍贵的释家牟尼12岁等身像,造像用明黄的丝绸服饰周身层层包裹,藏人信众还为其装扮了镶有千年天珠、绿松石、红珊瑚等名贵珠宝的头冠,尤其是那颗老天珠在昏黄的灯影中如神之明眸,闪动着深邃的幽光,不论是游客还是藏人信众借纷纷挤搡着上前一睹尊容,企冀能够沐浴到佛祖的圣光。另一侧供奉着土蕃王朝第一位赞普――松赞干布和他两位王妃: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在藏民族的心目中他们不是普通的国王和王后,他们是菩萨和度母的化身降临人间来渡化藏人的,因而受到极高的宗教礼遇。传说,当年在修建大昭寺时几次被水淹没,文成公主仔细观察后发现整个青藏高原是一个仰卧的罗刹魔女,大昭寺所在的湖泊正是此魔女的心脏,淹没寺庙的便是她的血液,因此必须填湖建寺以镇住其心脏的跳动。后来又选取十二个边远地区修建了共十三座寺庙,治服了魔女的各个关节。为了纪念那些驮土建寺的山羊,便将“吉雪沃溏”更名为“诺萨”意为“羊城”。大约在公元八世纪,赤德祖赞赞普迎的大唐金城公主将原供奉于小昭寺的释家牟尼12岁等身像移供于大昭寺并随藏传佛教的广泛普及而逐渐成为雪域藏人的信仰中心,便将大昭寺及周边的八廓街一带称为“拉萨”,意为“神佛之地”,后来又直接用来做了这座城市的名字。
大殿里一些出自公元七世纪的檀木门框和立柱至今仍保留完好,上面雕刻着的精美的宗教纹饰虽然已经被香火熏染成黯黑色,却更显出一种沧桑与厚重,望着它,如同望着家乡的老宅,令人感到某种亲切的暖意。在檀木立柱上有一些白色的颗粒,导游告诉我们:那是人的牙齿。虔诚的藏人从遥远的地方三步一拜地用身体丈量着高原的土地,也丈量着与佛祖、与天界的距离,他们或许要这样走上许多年,经受过无尽的风雨霜雪和难以想象的磨难才能到达拉萨,有一些人因此而中途夭亡,他的同伴会取下他的一颗牙齿带在身上,如同携带者他的肉身继续接下来的道路直至他们心中的圣地,当抵达大昭寺后,那颗牙齿便会如他的灵魂被嵌入这些立柱上,以圆满陨亡者的今生功德和后世轮回。我被藏民族的这种如牦牛般的执著而震撼着,他们为了心中的理想不懈地追求,在世界之巅与严寒与酷日为邻、与孤苦与寂寞做伴、与星月与虔诚同行,风餐露宿、茹毛饮血,甚至不惜附出生命的代价而无悔,这一切对于那些在信仰的废墟上无方向无目标的“精神乞丐”们难道不具有深刻的教益吗?
登上大昭寺的金顶,碧天阔阔,白云朵朵,艳阳下的法轮金光灿灿,似昭示、似神诋……
穿行在幽暗狭窄的楼梯,闪烁的酥油灯、袅袅的藏香、厚重的围幔、静卧的经书、古朴精美的唐卡、高高在上的法座、无处不在的的佛像、以及诵经的红衣喇嘛,使整个布达拉宫给人一种森严、神圣、神秘以至压抑之感,似乎人的整个身心都被包裹其间了。
西藏,一个古老而圣洁的地方,雪山、圣湖、草甸、险峰;寺庙、金顶、袈裟、经幡;天与地的恢弘、人与自然的和谐;淳朴的民风、深厚的藏文化……注定对每一个人都充满诱惑,又使多少人流连忘返。西藏,总是与神秘连在一起;总是与庄严与肃穆连在一起;总是与凝视与仰望连在一起。这里是离天最近的地方;这里是离众神最近的地方;这里也是离灵魂最近的地方吗?我不是一名朝圣者。但是,面对西藏,我却一次次禁不住泪满眼眶。
西藏,是异乡,也是故土。在这里,我们都是人类的原初之子。面对西藏,似有一些什么东西正远离我们远去,又有什么东西正在向我们走来。
西藏啊,我以一种朝圣般的虔诚一步步靠近你,仿佛一枝小小的草芽怯怯地体悟你宽厚胸膛的温暖,也感知着你的苍茫与深邃、辽远与醇厚、宁静与孤独。那远比阳光更加耀眼的金顶直刺我追寻的眸子,灼烤着我激荡的内心,西藏,我情愿做你额顶的一片云,我情愿做你肩头的一缕风,我情愿做你怀中的一粒沙,我情愿做你山巅风口上雪浸霜蚀的一枚玛尼石……
雪峰。圣湖。白云朵朵。草甸。牦牛。溪流淙淙。藏银。天珠。磕长头的信徒。玛尼堆。转经筒。五彩的经幡。红衣的喇嘛。阳光下庄严的红墙。酥油灯掩映的经堂。离天最近的地方,离众神最近的地方,离香巴拉最近的地方。这就是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