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热爱精神事物的人,必定是淡然于物资的奢华的,而一个人如果安于简朴的生活,他即使不是哲学家,也想去不远了。
如果你吃了一顿美餐,你会感到快乐。是什么东西在快乐呢?当然,是你的身体。如果你读了一本好书,听了一支优美的乐曲,看到了一片美丽的风景,你也会感到快乐。是什么东西在快乐呢?显然不是身体了,你只好说是你的心灵,灵魂感到快乐了。
你犯了胃疼,你摔了一跤,你被虫子蛰了一口,你的身体会受到疼痛的折磨。可是,当你失恋了,你的亲人去世了,你想到了自己有一天会死,或者你遭到了不义的事情,是你的哪一部分在痛苦呢?当然,又是灵魂。
看起来,人又一个身体,又有一个灵魂,它们是很不同的东西。有些哲学家否认人有灵魂,他们把灵魂说成是肉体的一种功能。可是,如果没有灵魂,我们怎么解释上述种种精神性质的快乐和痛苦的根源呢?
灵魂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不像眼睛,耳朵,四肢,胃,心脏,大脑那样是人体的一个器官。但是,根据人有着不同于肉身生活的精神生活,我们可以相信它是存在的。其实,所谓灵魂,也就是承载我们的精神生活的一个内在空间罢了。人的肉身是很实际的,它要生存,为了生存便要求温饱,为了生存得更好还要到社会上去奋斗,去获取名利地位。人的灵魂就不那么实际了,它追求的是理想,是诸如真,善,美,信仰,思想,艺术之类的精神价值。我们罢这种对理想和精神价值的追求称作精神生活。如果一个人之知道吃睡和赚钱,完全没有精神生活,我们就会嘲笑他没有灵魂,认为他与动物没有多大区别。
灵魂好像永远不会满足于现状,它总是在追求一种完美的境界。这种对理想境界的渴望从何而来?当我们看到美的形象,听到美的音乐,我们的灵魂为何会感动和陶醉?一颗未被污染的淳朴的灵魂似乎自然而然地就喜欢美善地东西,讨厌丑恶地东西,它是怎么会具有这样地特征地?
古希腊最伟大地哲学家柏拉图对此提出了一种解释。他推测,灵魂必定曾经是在一个理想地世界里生活过,见识过完美无缺地美和善,所以,当它投胎到肉体中以后,显示世界里地未必完善地美和善地东西会使他朦胧地回忆起那个理想的世界,这既使他激动和快乐,又使他不满足而向往完美的美和善。
他还由此得出进一步的结论:灵魂和肉体有着完全不同的来源,肉体会死亡,而灵魂使不朽的。他的这个解释受到了后世许多哲学家的批评,被指责为神秘主义。使我感到奇怪的是,人们怎么没听出柏拉图是在讲一个寓言呢?
他其实是像说,人的灵魂渴望向上,就像游子渴望回到故乡一样。灵魂的故乡在非常遥远的地方,只要生命不止,它就永远在思念,在渴望,永远走在回乡的途中。至于这故乡究竟在哪里,却是一个永恒的谜。我们只好用寓言的方式说,那是一个像天堂一样美好的地方。我们岂不是在同样的意义上说,灵魂是我们身上的神性,当我们享受灵魂的愉悦时,我们离动物最远而离神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