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经典·与圣贤为友暨《大学》敬读会11.14

品读经典·与圣贤为友暨《大学》敬读会11.14

2023-11-15    93'17''

主播: 🥭朗声社芒果RADIO

1509 9

介绍:
大型国学文化节目 品读经典·与圣贤为友暨《大学》敬读会 策划:教务管理部 主持人:桂云(冉求) 演员表 1颜回(微晓) 2澹台灭明(爱心) 3宓不齐(水晶) 4原宪 (王英) 5公冶长(小蜜蜂) 6南宫适(善待自己) 7公皙哀(李彦锐) 8闵损(慧泽) 9曾点(王泽贤) 10颜路(澜儿) 11商瞿(开开心心) 12高柴(海鸟) 13漆雕开(快线) 14公伯缭(墨香雅韵) 15仲由(双儿吉祥) 16司马耕(心静) 17樊须 (雪蝶) 18有若(荣儿) 19公西赤(常玉新馨) 20巫马施(崔岚) 21冉雍(丽娟) 22宰予(艳子) 23冉孺 (陈丽霞) 24曹恤(yanzi) 25伯虔(银镯) 26冉季(快乐的心) 27公祖句兹(烛光) 28秦祖(娟Jane) 29子贡(悠长恬淡) 30漆雕哆(张秀娥) 31颜高(木子小丽) 32漆雕徒父(桂花芳香) 33壤驷赤(艳玲) 34商泽(徐丽) 35石作蜀(孟芹) 36言偃(女神) 37冉求(桂云) 38公良孺(刘玲玲) 39后处(秋秋) 40公夏首(以林) 41冉耕(崔霞) 42公肩定(肖颖) 43卜商(临海听涛) 44颜祖(秋水无痕) 45句井疆(紫衣飘飘) 46罕父黑(诗惠) 47秦商(王艺荃) 48申党(美丽人生) 49颜之仆(高山) 50颛孙师(淡然人生) 51荣旗(小巧玲珑) 52县成(铃铛) 53左人郢(灵秀)) 54燕伋(林桂艳) 55秦非(安心) 56施之常(蓬勃 57曾参(王宏) 58颜哙(远香幽兰) 59步叔乘(悠悠) 60原亢籍(上善若水) 61乐欬(文淑荣) 62廉絜(赵淑琴) 63叔仲会(虚心竹) 64孔子(高朗) 65郯子(春风) 66师襄(任伟) 67苌弘(岳名亚) 68老聃(孔祥会) 两千多年前,他以如椽巨笔,阐理明道,以浩荡之心,济天下苍生。 两千年后,我们带着敬意与忧思,穿越时光,步入历史深处,感受中华文脉绵延千载的力量;于高吟浅唱之中,倾听圣人的声音。 那就让我们一同踏上穿越之旅,回到圣贤们的《大学》课堂。 ……………………………… 本节目以cosplay的形式,由“孔子”及孔门七十二位贤人、孔子先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等共同完成,创意独特,场面恢宏,规模庞大,值得观赏。 ……………………………… 本节目由朗声社独家出品。 【经文 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第一章 明明德】 《康诰》曰:“克明德。”《太甲》曰:“顾是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第二章 新 民】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康诰》曰:“作新民。”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第三章 止于至善】   《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 《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 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诗》云:“瞻彼淇澳,绿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 “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诗》云:“於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第四章 本末】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第五章 格物致知】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 是以《大学》始教,必始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 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第六章 诚意】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第七章 正心修身】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第八章 修身齐家】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第九章 齐家治国】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 《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世,一人定国。 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 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欲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 《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 《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第十章 治国平天下】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   《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 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 《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 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   《秦誓》曰:“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疾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实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   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 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   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2023.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