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23文学天地

20150523文学天地

2015-05-24    32'51''

主播: ❤️😘

37 0

介绍:
【文事】 这几天静心看完了一本小书,不是名著大部头,不是时尚爱情鸡汤,真的只是一本小书——《天蓝色的彼岸》。一本貌似童话故事,一本貌似只给小孩看的“小人书”。但是,读完之后,我不觉得它只是一本小人书。就像书序中说的:得到爱和其他知识的起启蒙很重要也很容易,但是死亡是大智慧。 这是一部感人至深、触动灵魂的人性的寓言。小男孩哈里因车祸去了另一个世界,正等着去天蓝色的彼岸,但他还挂念着自己的爸爸妈妈姐姐老师和同学们,却又不知如何传达他的心声,直到他碰上了一个叫阿瑟的幽灵,阿瑟带着哈里偷偷地溜回了人间,向亲人好友告别,并向他们表示歉意和爱。 我看完后不由泪流满面,书里单纯清晰温暖的文字唤起了我心中最美好纯洁的感情。它告诉我:学会关爱和珍惜生命。安妮宝贝说死不是绝对的终结和虚无。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区别,其实是他们对待生死的态度,他们如何面对死亡将决定他们如何面对生存。 小男孩哈里死了,可是他无法去天蓝色的彼岸,因为他还有一件事没有完成——对他的姐姐说一声:“对不起,我爱你,姐姐。”哈里死前与姐姐发生了纠葛,他出门前对姐姐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你等着吧!如果哪一天我死了,你会后悔的!所以,为了对姐姐表达歉意和爱意,哈里用尽了身上最后一丝力气,但他满足了,他微笑着飞向了天蓝色的彼岸。既然现在我们都活着,为什么不好好对待生命,对待生命中的每一个人呢?在心里对那些爱着我们关心着我们的每一个人说声谢谢。 开始哈里曾一度自私地认为没有了自己,别人都会为自己难过一生而怀念自己,这样该多么光荣啊。后来他见过他的同学父母和姐姐以后,他明白了这是多么的自私,让别人悲痛一生吗?不。如果你爱他们,就不该看着他们难过,既然自己已经虚脱了,就该圆满地离开了,而他们也将有一个新的开始。 生命是美丽的、无私的、纯洁的。因为生命中有了爱的存在,人与人才能走得更近,世界才会更美好。如果一个人活着却没有爱,他不会明白生命的意义与快乐。既然我们的生命中有了爱和其他美好的事物,我还能看不开生死?要珍惜生命,但别畏惧死。面对死亡镇定自若,毫不退缩,我们的生命就不是终结,而是一种开始。 想想,看看天上的云,有什么不可以呢?珍惜生命的每一秒,让生命留下我们的辉煌,那么死又有何惧?死,永远是个忌讳的话题,但只要有了爱的填充,就会是美好的。就像小男孩哈里一样,他是幸福安详地飞向了天蓝色的彼岸,飞向了另一个起点。《天蓝色的彼岸》,它呈送给我们最真切的感动与最伟大的爱,在人性的启示中感悟生存和死亡。 【品文赏字】 人,从呱呱坠地,婴儿,儿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我们活着的时候,享受着父母的关爱,朋友的真诚,爱人的爱情;享受着四季的轮回,花香的清润,风雨的洗礼;享受着时光的美好,成长的快乐,生命的珍贵。各种体验,哪怕细微到一阵清风一缕阳光一杯清茶一份感觉都会让生命多彩而丰盛。这就是我们的“人生”,美好灿烂,光亮而充满希望。 然而,生与死从来就不是对立的,它们就像彼此的镜子影像,从来都是面对面的对望,对峙。在中国的传统思维中,人们是避讳谈论死亡的,觉得谈生论死是不吉利的事情。一味的避讳,就会让人对未知的事物产生恐惧和害怕,产生畏惧和胆怯。不错,我们要敬畏生命,但我们不能害怕死亡,不能缺失对死亡的教育和知晓。 死亡要么缓慢寂静,要么突兀直接,要么简单粗暴,我们与死亡没有公平可言,如何对待生命的生,如何对待生命的死,如何选择对待生命,是我们所要补上的一课。人是可以与命运抗争,可以与死亡赛跑的,但那也只是我们奋争的一个过程,避免不了的永远是“结果”。所以只有当人们面对死亡的危险或者疾病的威胁或者年老体衰时,才明白过来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或者第一次想去真正地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人生的纠结:一方面为了欲生而奋斗,一方面又因为欲死而遗憾。 阅读之后,感慨万千之余,我居然欣慰:人死了,可以以“幽灵”的身份飘荡在曾经生活的时光和空间中。那幽灵会飞,像鸟儿一样,飞在无风无底无影无光的虚空中,幽灵可以静静的看着TA曾经的生活,曾经的朋友,曾经的一切。小书中那个为了寻找失散的爱犬,在路灯杆子上蹲守了50年的幽灵斯坦,真的吓到我了,当时看书时深夜,不禁偷偷的瞄了一眼大门外那不会亮灯的黑乎乎的路灯杆子。说到幽灵,想起中国古老传说中的“梁祝化蝶”,这应该是中国标签中最美好的“幽灵”了。 在感受一种对生命热爱和启示的同时,心里依然有些戚戚然,看到最后哈里做为幽灵,终于完成未完成的事情离开人世间的时候,我真的感觉眼泪在酝酿。落叶归根,人死之后,终将成为一个生命的一部分。学会关爱,珍惜生命,学会宽容,善待生命。这是一次关于生命和死亡的启蒙,这是一场生与死的对话,这是一份温暖的感悟。 时间与内心共存。 不要老想着过去怎么样,应该多想想将来。 有时候,树就像人一样。 如果我们只热爱生命而不热爱死亡,那是因为我们并不真正的热爱生命。 人与人的最大区别,其实就是他们对待死亡的态度。如何面对死亡,决定了他们会如何选择对待生命的方式。 去爱与告别。 当我们活着的时候,享受季节轮回、食物、繁花似锦,各种气息及味道,与人的感情,互相亲吻的温柔、哭泣。细微至一阵突然扑到面庞上的风,青翠绿叶上跳动的明亮阳光,爱人皮肤上的温度变化,一杯午后咖啡的烘焙清香,都会让心轻轻荡漾。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区别,其实就是他们对待死亡的态度。他们如何面对死亡的命题,决定了他们会如何选择对待生命的方式。 这本书的意义不仅仅是对孩子,它的纯真简朴的道理,一样适用于成人。 【忆海拾贝】 四季流转,又一个光阴轮回将我们抛至季节的拐角处,朝闻布谷叫声声,夕看晚霞映叶影。一番浓绿浅夏,一袭清风白云,在一份熟透的麦香里,静悠悠相伴流年于自然的浩渺中,安然而祥和。轻装启程,只为不放过清风轻拂的惬意。起个大早,就想掠一眸万物华丽的清灵。 浅夏的清晨,微风裹挟着淡淡的麦香迎面扑来,不由分说将绿意中清凌凌的飒爽泼洒于蒙眬一宿的身心;“神清气爽”便是此时最恰当的形容。前日,还在为春花凋零的无情而含恨惋惜;此时,当投进大自然怀抱的瞬间,却已幡然憬悟:“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依河而矗的那座山上满目葱笼,一望无际的桔树苍劲浓绿,肥硕的叶片下大小不一的幼桔探头探脑、油光滚圆,正卯足了劲儿成长着。蜿蜒而上的小道夹在浓绿成荫的果林间,于幽静深处通向山巅。置身于此,惟有看蓝天白云飘荡,听黄鹂、翠鸟婉啭,和被清风新气簇拥的惬意荡涤身心。“似觉琼枝玉树相倚”,园林仙境所栖而欲醉欲仙。 在山顶的葳蕤葱茏中俯首探瞰:一条小河依山向东,于白杨树的欢笑声中潺潺而去。远远近近的村庄错落在一片片金黄色的麦田,和碧绿的翠华间炊烟袅袅。此情此景,宛若一幅生动的画卷!正可谓:“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抬头仰望,湛蓝的天空白云悠悠,鸿雁成行,苍茫天涯任翱翔。颔首蹙眉独思量:光阴易逝,岁月匆匆,生命太过潦草。一世红尘,人间多少事容不得我们细细修整打磨,就已被即如沙漏的时光抛进岁月的长河,沉淀为生活中那份厚重的阅历。 生活的路上,沿途多少美丽的风景皆于匆忙中和我们失之交臂。五十又五,回首顾盼:昨日的嫣红已消逝于岁月的风烛残年,曾经的甘甜与酸辛已幻化为今日高置两鬓的斑斑霜花。被岁月镌刻进面庞的沟壑,自然而然的成就了妆点生命长河的独到“风景”。 容颜迟暮,归鸿望断,沧海桑田路漫漫。半世跋涉,谁没有故事里的故事,谁不是千辛历尽万般苦?只不过身行其中人不知,迟暮方觉苦亦甜。择一处清宁,掂量深深的懂得,将曾经的故事郑重典藏。揽一缕阳光种于最温软的地方,将疲惫的心妥帖安放。 春去夏来,时不待我。徜徉于清浅淡香的绿意里,再也不敢将分分秒秒的岁月白白蹉跎。撷一抹淡云清风的轻柔,只消将经年过往付诸笔端,用文字串起多舛的缤纷杜撰成章,叙一段生命之歌慰你我流年安暖。浓绿浅夏,一草一叶一世界,一花一木一菩提。看一排排苍劲疯长的少年花树,油然而生一份感动,折服生命。嗅一袭花香旖旎,欣然而得一种韵致,荡涤心灵。 感恩大自然,让我们每感知一株生命的存在与成长,内心深处便旋即得到一份温馨的感动。那感动哪怕只是于生命里有须臾间的停留,她也足以在感情世界里倾国倾城,典雅为景。或许,这就是生命意义中的韵味和内涵吧。是日,碰巧于电视里听一位大师总结人生曰:“人生就是用生命创造生活,用生活见证生命,用生命见证历史”。多麽简洁而富有哲理的阐述!漫漫人生就这样被笼统了,何其明了?我们还有什么牵心牵意的执念放不下呢? 碧荷青苔旺,米兰月季香。淡云清风伴流年,简朴素姿亦流芳。未来的日子,只想以简单朴素为基础,把生活的陈杂况味婉约进属于自己的诗行,在悄悄流淌的光阴里低吟浅唱。让心灵在生命的感动里,在《云水禅心》的悠悠禅意里,浣洗、宕涤,皈依于清宁。
上一期: 20150522魅力前线
下一期: 20150525体坛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