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叶嘉莹 为什么被称为“叶先生”?

她:叶嘉莹 为什么被称为“叶先生”?

2020-08-19    19'13''

主播: 立•勤•改•责

193 1

介绍:
她,叶嘉莹,为什么被称为“叶先生”? 原创 陪伴你成长的 致良知四合院 2020.08.19******,叶嘉莹,为什么被称为“叶先生”?来自致良知四合院02:2119:05 叶嘉莹,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先生”“古典文化的传灯人”。 一位学生在南开大学听过叶嘉莹讲课,他描述道: “叶老师穿一身紫色开襟长衫站上讲台,婉拒了递来的椅子。讲起诗词来,全程没有任何停顿,没喝一口水,没弓一秒背。一口气讲了两堂课,长达90分钟。” 如今,叶先生已经97岁。两年前,她捐出自己的全部财产,设立了“迦陵基金”,用于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2019年5月,再次向南开大学捐赠1711万元,累计捐赠金额已达3568万元。 是什么造就了叶嘉莹先生这样一颗富贵、洁白而朴素的心? 家庭教育耳濡目染 熟读成诵不求甚解 叶嘉莹先生出生于一个有着古韵传承的书香家庭。她的祖父是光绪年间的进士,曾做到工部员外郎。父亲叶廷元幼承家学,熟读古籍,伯父叶廷乂曾赴*********************************************************************************************************的心性与情志。 叶嘉莹三岁便开始识字,四岁诵古诗,六岁学《论语》。到正式上课后,叶嘉莹认识的字渐渐多了起来,就开始背唐诗。 3岁时的叶嘉莹(中) 当时的课程中,主课是“四书”。唐诗不在其中,但她就是喜欢背诗。虽然不懂诗词的真意以及《论语》的精义,但她就愿意这样去背,去诵读。 孩子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所以对于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行不言之教”。 在叶嘉莹的家中,人人都是“老师”。伯母教她唐诗,姨母教她学“四书”。但在教授时,并不会对文章内容详细讲解,而是让她背诵。 后来,叶嘉莹才明白背诵的好处。她说: “我觉得,中国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很有道理的。小孩子实际上不需要多讲,应该利用他们记忆力强的优势,让他们多记忆、多背诵。这些有什么用处呢?我小时候,虽然似懂非懂,只是背诵,可是我觉得这种背诵的古典教学方式是有用处的。小孩子是记忆力强而理解力弱的时候,此时,即使他不能理解,只要先背下来,等到将来理解力提高以后,这些早年记忆的内容就会被调动出来,如同智慧库,为孩子一生提供不尽的资源。” 叶嘉莹的父亲很严格,但并没有把她送到小学去读书。因为他们有一种想法:儿童幼年时记忆力好,应该多读些有久远价值和意义的古典诗书,而不必浪费时间去小学里学一些什么“大狗叫小狗跳”之类浅薄无聊的语文。 于是,叶嘉莹的姨母就成了她的启蒙教师。第一天上课,不但举行了拜师仪式,而且还设了一个“至圣先师孔子之位”的牌位,让她给孔子的牌位磕头。 叶嘉莹说:“目前看来,这些可能已被认为是一些封建的礼节,但我现在回想起来,却觉得这些礼节在我当时幼小的心灵中,确实产生了一种敬畏之感。人不能无所畏惧,什么都可以做,想怎样就怎样。孔子说: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这是中国的传统,人是应该有所敬畏的。” 后来,研究古今中外关于孩子的教育后,叶嘉莹先生说: “其实,按人的智能发展规律来说,中国的这种传统教育方法才是合乎人的自然成长阶段的。比如我早年背诵《论语》并不理解,但在我以后的人生路程中,遭逢各种各样的事情的时候,会忽然理解了《论语》中的某些话,越发体悟小时候背书真是很有道理的。 直到今***************************************************************************************************************************************************************************************************************************************************************************的父亲随政府流转后方,音信全无。那一年,长弟11岁,幼弟只有5岁,在沦陷区中,生活艰苦,一切全由母亲操持。 叶嘉莹17岁时,母亲忧伤成疾,身体**********************************************************************************数十天闭门不出,写下《哭母诗八首》,字字泣血,句句锥心。 瞻依犹是旧容颜,唤母千回总不还。 凄绝临棺无一语,漫将修短破石悭。 ——叶嘉莹《哭母诗·其二》 1945年,叶嘉莹21岁,从大学毕业。她开始做中学教师,陆续有人请她去上课。因为热爱,面对沉重的工作量也居然丝毫不觉劳苦。 叶嘉莹在台湾任教时给学生讲课 然而,人生无常,苦难总是不期而至。 婚后,叶嘉莹随丈夫迁居台湾,自此,开始了长达26年的异乡漂泊。 在白色恐怖中,丈夫被捕入狱。叶嘉莹不得不带着女儿寄人篱下。三年后,终于等到丈夫出狱,可牢狱之灾,使丈夫变得性情暴戾,叶嘉莹只能一人承担起整个家庭的重担。 第二个女儿出生时,丈夫瞥了一眼,就冷漠地走了。这一年,叶嘉莹29岁。 有一天,她偶然读到王安石的一首诗,诗中写道: 风吹瓦堕屋,正打破我头。 瓦亦自破碎,岂但我血流。 我终不嗔渠,此瓦不自由。 众生造众恶,亦有一机抽。 这首诗如当头棒喝,把她从悲苦中提振起来。 她从中小学课堂,讲到了台湾大学,讲到了哈佛,讲到了温哥华。 52岁那年,生活终于安定下来,但不幸的事又发生在她身上——27岁的女儿和女婿外出旅游,却因车祸遇难。年逾半百,痛失爱女,叶嘉莹悲痛欲绝,一口气写出十首《哭女诗》: 平生几度有颜开,风雨逼人一世来。 迟暮天公仍罚我,不令欢笑但余哀。 少年丧母、中年失夫、老来丧女,人生最悲哀的事一一向她涌来,叶嘉莹唯有借诗词消解痛苦,从诗词中抽取面对世界的力量。 苍苍谷中树,冬夏常如兹。 年年见霜雪,谁谓不知时。 ——陶渊明《拟古·其六》 后来,叶嘉莹在《迦陵杂文集》中如此自述: “人们只看到松树的苍然不改,却不知松树是如何在霜雪的摧伤中承受过来的。 我想朋友们所说的从我的外表看不出什么经历过忧患挫伤的痕迹,大概也和一般人只看到松树之苍然不改,而不能体悟到松树所经历的严寒冰雪的挫伤打击是同样的情况吧。 松树之能挺立于严寒,并非不知冰雪之严寒,只不过因为松树已经有了一种由冰雪所锻炼出来的耐寒之品质而已。”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当我们望着叶先生,就仿佛看见一棵松柏,从风雪中挣出的满身苍翠,看见一颗始终坚韧、纯粹、朴实、洁白的心。 叶嘉莹先生不止是借助诗词抚平心灵伤痛,更是从诗词中抽取出了中华文化的精髓,藉此支撑她的精神意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那份深邃的力量永久地融进了她的生命中。 立身以正导之高远 弘扬经典终生不渝 1978年,叶嘉莹提出了回国教学申请。出于以身报国的热切理想和对于中国古典诗歌的深沉热爱,第一次回国讲学时,她写下了一首绝句: 构厦多材岂待论,谁知散木有乡根。 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 随后的三十多年,叶嘉莹往返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复旦大学等几十所高校讲学。九十多岁高龄的她,在授课和演讲时依然坚持端正地站立,她说,老师就应该是站着讲课的,这是对学问的尊重。 她还说,不论在任何时候,都应该尽到自己的责任,这是一个人应有的操守。 叶嘉莹讲课,从来不看课本,全凭学识和记忆。著名作家白先勇在台湾读书时,常跑去听叶嘉莹的课。直到今天,83岁的白先勇还回忆96岁的叶嘉莹:“叶先生是老师中的老师,我是小了叶老师13岁的学生。” 当年,叶嘉莹还在台湾教书时,传来杨振宁、李政道两位教授获诺贝尔物理奖的消息,物理一下子就成了热门,许多学生争着报考物理系。当时叶嘉莹教物理系一个班的国文,那天讲的是韦庄的《思帝乡》: 春日游,杏花*******************************************************************************************************************************************************************************************************************************************************了,决定定居南开大学。有天晚上,她不小心摔了一跤,这一跤,摔断了锁骨,只好请了几天保姆,让她收拾房子,而做饭还是亲力亲为。 有人去叶嘉莹的住处看望,一进门,就呆住了—— 卧室里堆满各种书籍,冰箱里只有一点绿叶蔬菜和几罐腐乳。她的午饭是清水煮几片菜叶,蒸几个馒头,一顿饭就过去了。 叶嘉莹曾说:“我想在我离开世界以前,把即将失传的吟诵留给世界,留给那些真正的诗歌爱好者。” 《论语》中写道:“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立身以正,无倦无厌。从叶嘉莹身上,我们看到了这种极其可贵的精神。 后来,出于对叶嘉莹的知识、修养和社会贡献的尊敬,人们尊称她为“叶先生”。 孔子曾对自己的儿子孔鲤说:“不学诗,无以言。” 纯正的诗歌,可涵养性情、栽培志意,是能让孩子终生受益的精神财富。 作为父母,我们是否可以借助中华文化的力量,对孩子作出更高层面的引导? 是否可以培养孩子真正的爱好,从而使他“无暇及于邪僻”,开发他无尽的心中宝藏?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又在哪一条路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