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人说】旅居故事005—梦游日本,在樱花国的沉醉与梦境

【旅人说】旅居故事005—梦游日本,在樱花国的沉醉与梦境

2016-06-21    08'06''

主播: 第三行星旅居指南

384 26

介绍:
想去日本很久了。有多久呢?可能是从废寝忘食地看日漫日影日剧开始,从各种日本历史文化选修课开始,从一次次寻觅美味日料店开始,从喜欢上各种矛盾黑暗的事物和题材开始…… 一得知今年有机会回到国内,便开始筹划日本之行。因为太想看一看樱花,也就没顾得避让人潮,查了花期请了假,3月底飞往大阪。 初踏上日本,是没有什么真实感的。一切陌生却又熟悉。明明没有接触过日本人,却好像知道他们的行事方式。明明没有到过的地方,却觉得似曾相识。明明没有学过日语,却能听懂些许语句。啊,所以真的来到日本了吗? 在大阪,做了一回称职的游客。去道顿堀吃蟹道乐,在心斋桥买买买,和格力高巨大广告牌合影,逛黑门市场的小吃摊,游览四大天王寺和天守阁。暴走一天,累到简直说不动话。也不是没有悠闲的时刻。现在想来,最怀念的是在大阪第二日早晨,从下榻旅店步行前往四天王寺的那段路。当时天气晴好,阳光还不热烈,清凉小风,新鲜空气,舒服极了。街上行人和车辆都不多,偶尔遇到提着公文包身着黑色西装步履匆匆的上班族,或者骑着自行车从身边飞驰而过的少年。跟着谷歌导航走,有时是宽敞空阔的大马路,有时是幽然古朴的窄街小巷。一路上既慢且静,气定神闲,还有转角处等待着的小惊喜——一树初开于微阳中的樱花。之后是京都。总觉得人在这座古都面前是不需要思考的。抛弃理性,只随着直觉去感受它的美。 京都是朦胧的。初春雨水多,在京都游览的好几日都下雨。说不恼是不可能的,不光一直要撑伞,相机镜头还会进水。然而京都在烟雨中也是好看的,且别有一番古旧的韵味。无论是二条城中的草木砖瓦,上七轩的花街茶社,还是北野天满宫的石灯青苔,在一层烟灰色的薄纱笼罩下,显得愈加含蓄素雅,迷蒙之中更添一份岁月沧桑。蹴上铁道旁的樱花被雨水打下,飘落于琵琶湖疏水渠,落花流水,正中日本人的物哀之心。柔弱之物的凄凛决然之姿,是一瞬,也是永恒。 京都也是明丽热烈的。爱极那些活泼生动的色彩——神社里洁白或大红的灯笼,北野舞歌舞伎的绚烂华服,还有金阁寺,岚山翠绿的竹林,伏见稻荷大社朱红色的千本鸟居。这些色彩带来的,是一种执着的生气,好似一个认真燃烧生命的人,让你感受到他跳动的脉搏和血液流淌的温度。这不正是日剧和日漫中那些拼尽全力奔跑的主人公吗。 舒国治在《京都的门外汉》中说,京都就像一部电影的大场景,一直在上演着的是一部叫做“古代”的电影,城市里的每一个人都是演员,都是为了这部影片而动。的确,京都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处细节,都太有画面感。岚山的雨天,山间雾气缭绕,仿若仙境。傍晚乘最后一班嵯峨野观光小火车,透过铁道边的樱树看山脚下的古朴建筑同一簇簇灯火倒映于蓝绿色的保津川中,真的如同电影画面,美极。在京都的最后一日也是雨天,立于南禅院大殿屋檐下,眼前一片湿漉漉的森绿,另有野鸭两只惬意浮于微波层层的湖面。天地静寂,唯有窸窣雨声。闭上眼,整个人仿佛也融于这无限自然之中,仿佛也成了画中人。在这处处皆画的京都,每分每秒都需促使自己的感官变得敏锐细腻,以此去感知那些玲珑纤巧的事物。也因如此,京都太过丰富饱满,需走得慢些再慢些,否则将错失良多。 一直问自己,为什么这么想去日本。想来想去,觉得可能是想做一个确认。确认曾经那些沉迷的,到底是不是真的。曾经付出过时间和感情的事物,要亲眼看一看才好。所以,此次之行让自己离它更近了吗?好像是的,又好像不是。一路来,仿佛只是做了一场隽永的梦,不知从何而起,也不知从何而终。 真希望多几次这样的美梦啊。 感谢每一位收听的小伙伴(/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