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合院文化系列讲座⑤》作者:艾君;朗读:琪琪

《北京四合院文化系列讲座⑤》作者:艾君;朗读:琪琪

2020-07-19    06'44''

主播: 琪琪🌟👆

365 1

介绍:
“门当户对”的门道 院门,是四合院的主要入口,也是一个四合院主人贵贱高低身份的象征,北京人习惯叫它“街门”。虽然在社会变革的今天,我们已难以从这些街门来判断以前院主人的等级,但随着北京胡同游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在这里流连于绿树掩映中的胡同,在众多的旧式门前在寻找旧时北京四合院人家的历史轨迹。 驻足四合院门前,目视大门口,门、门洞、门当、门墩儿、门楼儿…在众多的院门中,看出了四合院的门道儿…… “虽然不是门当户对,也强如陷于贼中。”这是元朝戏剧家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中的一句台词,由此,“门当户对”一词便诞生了。清朝文学家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也多次使用“门当户对”一词。譬如,“我想他两家也就算门当户对了,一说去,自然成的;谁知他这会子来了,说不中用。” 我们一般理解“门当”,即门道相当,挣钱的门道相当才能交往相处或落户成亲。“户对”,一般理解成家庭状况,如,贫富、大小、学识、官品职位相当。总体来说,社会上对“门当户对”理解为,结亲的双方和家庭经济、社会地位对等。 其实“门当”与“户对”是古民居建筑中大门的组成部分。“门当”即指大宅门前的一对石鼓,又叫抱鼓石、门墩儿、枕石、门鼓、门座、门台、镇门石、圆鼓子、石镙鼓、石镜门座等,老百姓认为能避邪,所以,民间广泛用石鼓代“门当”。而我们讲的“户对”,则指置于门楣上或门楣双侧的砖雕、木雕,因都是双数,所以叫“户对”。“户对”通常为圆柱形或方形,每根约长30厘米,与地面平行。“户对”的横截面刻有图案,因其伸出房檐形似古代妇女头上的发簪,所以又往往被称为“门簪”。有种说法,门簪就是固定门的一种销子,只是后来这种销子意义不大,主要于其装饰性。门框在古建筑中因为窄小没有门扇装饰的华丽。但是因为门框和门扇是一个系统,所以古人对门框的装饰主要用在位置显要的门簪的装饰上。还有种说法,比较典型的“户对”为短圆柱形,柱长一尺左右,与地面平行,与门楣垂直。“户对”用短圆柱形,是代表了古人重男丁的观念,意在祈求人丁兴旺。 以上这种用于镇宅的建筑装饰现存已不多,如果你到北京什刹海周围的胡同里走走、转转,在一些老四合院还可以寻觅到它们的踪影。 走在什刹海周围的胡同里,只要稍微留意,从四合院门前的摆设看,你则会产生许多疑问:这家四合院门口的“门当”是圆形的,而那家为何是方形的?这家门前没有门当,而那家除门前除摆有石狮外,门当上也有狮子?这家四合院前的台阶是两级,而那家却是六级?这家“户对”数量是二个,而那家为何是八个? “门当”“户对”也好,“台阶”也罢……都是代表古代达官显贵之等级,对京城为生计奔忙的普通百姓的住所而言,就没有那么多门口摆设,只是一个普通的院落了。 我们下次再说北京四合院的门当儿,也就是北京口语说的“门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