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来的北京⑤》作者:艾君;朗读:琪琪

《漂来的北京⑤》作者:艾君;朗读:琪琪

2020-08-20    10'20''

主播: 琪琪🌟👆

176 1

介绍:
元代的积水潭,因何改称“什刹海”呢? 从元代漕运最大码头的积水潭,到明清寺院、王府、商贸而闻名的“什刹海”,什刹海名称起源之争有些什么样的缘由呢? 当笔者翻阅资料可见,关于什刹海名称起源之争,今天,民俗界、史地界主要存在四种说法: 一是认为什刹海周围过去曾有十座寺庙。即,广化寺、火德真君庙(火神庙)、护国寺、保安寺、真武庙、白马关帝庙、佑圣寺、万宁寺、石湖寺、万严寺。即为“十刹之海”。 二是认为什刹海附近过去曾有“九庵一庙”。即,广化寺、 通明庵、丰泰庵、槐宝庵、海潮庵、北极庵、 天寿庵、永泉庵、朝阳庵、太平庵。共十刹,所以称“什刹之海”。 三是认为这里水域分岔多,本名为“十汊海”,以后各地口语喊成”什刹海“。但清代名臣张之洞则称它为“石锸海”,锸即闸,石锸是指前海西口建有响闸。 四是认为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在这里曾修了一个大寺庙叫“什刹海寺”。该寺位于德胜门内,初名十刹海,近似佛“十善十恶”后改名什刹海。因这寺庙非常有名,逐渐变成了地名的代称,大寺就叫“什刹海” 研读以上四种观点后有三种是与寺庙相联系。笔者比较赞成来源于“寺庙”说。无论是寺、庙、观、庵都是宗教信仰修行的地方。关于“石锸”“十汊”之说,笔者对此考究似乎缺少一些科学依据,譬如,这里如此多的寺庙,又这么多的水,如果按照以水考究,也该有个龙王庙,但此处并无记载和传说。 时至今日,数百年来,没有文字记载,我们也很难找到一个地名的确切出处。只能从民俗史地学和人类学去做些考究推理。 作者介绍:艾君,社会学家、民俗学家、作家。山东青岛人,现为北京《工会博览》杂志社副主编、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理事、中国乡土艺术协会理事、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北京写作学会常务理事、首都青年记者协会一届理事、北京杂文学会会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