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国禅师禅七开示(十三)

明国禅师禅七开示(十三)

2024-05-01    15'03''

主播: 和平喜悦之声

186 2

介绍:
明国禅师禅七开示(十三) 师父们看好自己。 今天是第三个七要圆满了。大家功夫呢?做得怎么样?有没有做的顺过来?这个禅堂,对初发心的真是考验,顺过来以后啊,你才知道这个里面的味道,甜酸苦辣都有。 要有信心,都是这么过来的,不要退。听维那师父呵斥啊,不要东张西望。这个师父估计功夫没用上,规矩也不守。禅堂里面,要睁开眼睛看,得坐在前面。清众师父们呢,最好不要东看西看,好好照顾自己。行香的时候,看前面三块砖。 所以古人讲,狮子回顾。养成习惯了,头不东张西望,生活当中,要看什么东西,整个身体回转。照顾好自己,功夫不失,叫狮子回顾。 所以你想看,发心到前面来坐,但是你要会看也要先会把眼睛闭好了才行。功夫不会用,眼睛也不会闭啊?要好好地坐好。这一天一天的。 以前那个冶开和尚,常住上打几个七啊,一个还是两个,要解七的时候,他功夫用得正好,结果他哭起来了,心痛地大哭。那个居士问他,你哭什么呢?他说,功夫用得正好,打七完成了。那时候打七都要人供养的,没有多余的东西。那个护法看到他道心这么好,说,好了,我再成就一个七。供养,又增加一个七。好了,开悟了。 我们呢?比较比较,一个七完成了,是嫌太慢了,还是太快了呢?心境如何?冶开禅师是民国时期的,要比古人,那更加不如。 古人讲,一个人想看经,又不愿意看,这个时候、赶紧要看。想拜fo,又懒得拜,这个时候,赶紧要拜。这说明业障在那里,你还能够拜、能够看经啊?有这个生死心,想用功,但是懒惰心更强,都是业障。所以,赶紧抓紧时机啊!你这个时候不抓紧时机,等到你道心退下的时候、那就可怜了。每天有多少人呢?什么都不愿意搞,自视天真。你既然觉得是空的,空的怎么不能做呢? 药山惟俨禅师经常看涅槃经,他让人家不看。有人问他,和尚不让人看经,怎么自己经常看呢?他说,我看经,挡眼睛的。你们看经,牛皮都看穿。为什么?一般人见到文字就分别计较,依经解意,三世fo冤。所以只管看,祖师大德还要看。等到你不想看的时候,不想拜fo的时候,那就差得更远了。 所以初发心的,只要无心,一门深入,随便干什么,拼命干下去,不要有目的。拜fo就拜fo,诵经就诵经,念fo就念fo,禅堂里面就是参话头。很简单的,越简单越好,大道至简,不要那么复杂。 所以,一天一天过去了,大家要抓紧。古人讲,“一时一日一月一年,流光易度幻形匪坚。凡心未尽圣果未圆,可惊可怖可悲可怜”。所以要抓紧,这个时间过去了不会回来的,就是我们的生命就短了一些。你要念念无心啊,就等于你那段时间不算。 在禅堂里面要掌握方法,同样一个禅堂,受用不同,就是自己的见解不同,行持不同,过去的善根福报不同。像一个山一样的,金银铜铁,随自己挑。 动念就是方便法门,不是方便法门不好,方便法门善巧、对机、那是极好的,但是要善用。 我讲宗门下最直接的,就是我们天天在用的这个。管你用不用,它都在。见色闻声,家常事。 以前有一个三平禅师,写了首诗,他说,“即此见闻非见闻,无余声色可呈君。 个中若了全无事,体用何妨分不分”。什么意思?我们现成的见闻觉知,你只要心里面没有名言,时时刻刻存在。不立名言,没有见闻觉知,它就是像《楞严经》里面说的,“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 你天天在见,心中无念,没有见闻觉知。所以见无所见。你有所见,心里动念;无所见,心里面就是个见。就是个见,是我们的本性见。要相信这个,只管见,无所见。天天这个身体像灯泡一样的,走到哪里,照到哪里。没有所见,没有对象。 祖师讲,“六般神用空不空一颗圆光色非色”。只要平常无念,就是这么见,所以“无余声色可呈君”啊!只要你做到这样了,这里的声色,所见的东西啊,没有东西,全是性见,性见,它包括见我们的身体,见色、山河大地,全是性见,像虚空一样的,没有色身啊。 有一位学人问禅师,他说,眼睛所对的色境与耳根所对的声尘,这两个世界是抗衡的,还是回护的?也就是说我们眼睛的世界与耳朵的世界它是互相平行的,还是互相交叉的?可能是这个意思吧。那个禅师跟他说,你到底以什么东西为声色境界啊?那个学人很厉害,一下子悟到了。 本来没有的,声色都是没有的。因为我们迷了本性,形成了这个身体,身体六根对境不同,所以才有色声香味触法,全是妄想,没有的。你们把这个妄想当成真的,好,真的本性迷失掉了。 所以终日见,未曾见;终日闻,未曾闻;终日吃饭未咬到一粒米。全是现量境界。只要你一用心,当下自己在哪里?本心就是自己,身体是假的。终日行,未曾行,终日穿衣,未挂着一片丝。 为什么“青青翠竹尽是般若,郁郁黄花无非禅机”啊?全是本性。本性同虚空。这里面的东西啊,虚空中的幻化之物。你认了假的,迷了真的。把真的证出来了,那些自然就虚幻了。 这个法门是直接的,不要等到以后的。当然,你知道这个以后,你再用方便法门,“丈夫自有冲天志,不向如来行处行”。那个法门确实很少,很难见到,也是虽然见到同一个东西,就好像是小孩子用大人的东西一样的、力量不同。 为什么说我们要大家承担自己是fo啊?有些人就是来一个问题,fo有五眼六神通、三明八解脱,十八不共法,我们怎么没有啊?还是小孩啊、小孩能有大人那么厉害吗?这小孩子不承认,你想一下子搞过大人、 所以人人都是,就是说承担不承担。这个承担,祖师大德打了一个比方,你在一个公司里面,什么都有,义务、权力、享受。但是你外面去,迷失方向了,虽然有,等于没有。只要你联系一接通,全是你的,其他人一点也搞不了。当下。 一切众生都有如来智慧德相,明明说了,都有啊,因为妄想执着,你回头了,这些就是你的,不要等到以后。 所以这全看我们用心不用心,精进不精进。经常讲那个炼金矿,这个金矿,你见了金了,就等于见性。你见了金了,你天天睡觉,不去炼,见了等于没见。如果你见了,加功、勇猛精进,没有金,这本来就是金啊。就暂时没有了,人家问你,有金,人家决定相信,自己也有信心。 这个法门为什么那么简单又那么高呢?难得信。 到了这个时候,法门不要选了,你就自己直接记得这件事情。那也有用其他功夫的,用得上用不上,只管去用。有时候,话头提不起来.你赶紧提一下,丢掉,看它什么时候丢。你想丢又丢不了了。 所以这个东西本来是现成的。一个禅师做了首诗,他说,“万年仓里曾饥馑,大海中住尽长渴。当初寻时寻不见,如今避时避不得"。遍虚空都是,你怎么避啊? 好了,说的都是空话。 提起话头,参!
上一期: 许愿树(2)
下一期: 头与心的迷失(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