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有故事的精彩唱片

一张有故事的精彩唱片

2017-09-02    48'06''

主播: 发烧门诊部

298 20

介绍:
经历了一个炎热的夏季,我们的软件栏目在金秋的时节和大家再度聚首,这期间我们举办了3次以黑胶、数播为主题的MA会员活动,还在北京国际音响展期间举行了以“声音的记录—从蜡桶、开盘机到黑胶、数播”的主题活动,受到会员朋友和社会各界音乐音响爱好者的欢迎。今天的软件时间,我们回到唱片的主题,为大家带来一张有故事的精彩唱片。 耳边的音乐是否似曾相识?是贝多芬还是勃拉姆斯雄浑激昂、恢弘大气的风格一定是贝多芬的无疑,但好像还不是我们熟悉的那些作品;没错,这是贝多芬很特殊的一部作品《C大调三重协奏曲》,这部作品的诞生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当然今天我们听到的也是一个有故事的版本,这些还是聆听一段音乐之后我们再慢慢为您道来。 贝多芬为小提琴、大提琴、钢琴与乐队而作的《三重协奏曲》 与他那些博大精深、每个音符都迸发着思想火花的交响曲相比有着很大的差别。在这首作品中, 贝多芬将室内乐纤细温暖的重奏与具有磅礴气势的交响协奏曲有机地结合, 产生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新的音乐形式.虽然这种形式并非由贝多芬创立, 但是它的问世和音乐的特点, 为以后的浪漫主义创作拓宽了思路、树立了典范。 这首作品创作于1803年。当时贝多芬在写作《英雄交响曲》的同时, 又要为他的一位贵族学生,同时也是他主要的经济赞助人鲁道夫公爵写一部作品.这位公爵当了贝多芬20多年的钢琴学生, 在此期间他给了贝多芬极为丰厚的报酬与资助,使贝多芬得以减轻生活的重负,专心从事作曲并为世人留下了许多堪称经典的作品.从这个意义上讲, 鲁道夫公爵的善举值得称颂.贝多芬为了感谢公爵决定创作一首作品题献给他,这就是这部三重协奏曲创作的缘由。 第2乐章,广版;依照传统协奏曲的套路,钢琴是主奏乐器, 而鲁道夫公爵的琴技恐怕难以招架, 但是如果以三重奏的面目出现, 只要钢琴独奏的分量不要过重,他还是能够胜任的.为了让公爵过一把瘾, 而音乐听起来还能满足内行人的耳朵,贝多芬别出心裁地创作了这首奇特的三重协奏曲,其中钢琴部分最为简单,而小提琴与大提琴声部的演奏技巧艰深、复杂, 一般水平根本无法胜任, 这一点可以看出贝多芬用心之良苦. 为了能让公爵在演奏中享受到众星捧月的感觉, 而不是你来我往互相配合彼此呼应的合作关系, 贝多芬煞费苦心地以二重奏的效果来处置这三件乐器的水平对置.他在写作中独具匠心地将钢琴单独设置为一个声部, 小提琴与大提琴二者合为一个声部, 这样在音乐中就形成了二重奏的结构,, 钢琴也就有了不少的独奏乐段得以傲视群雄, 尽情地自我表现.这就是这部作品创作背后有趣的故事,正是这些奇怪的背景早就了这部别具一格的作品。 音乐来到了第3乐章,回旋曲。乐迷可能会注意到,在今天贝多芬的录音制品遍布天下的唱片市场中, 这首作品的录音并不是很多,但引人瞩目的是,即便人们认为这部作品对于重奏中的钢琴不太公平,但出于这部作品的特殊性和艺术家彼此交流的趣味性,仍然有不少大师愿意一起玩一把,留下一批堪称精彩的录音。比如,卡拉扬与奥伊斯特拉赫、罗斯托罗波维奇、里赫特的EMI版、马友友、帕尔曼、巴伦博伊姆的SONY版,和我们今天听到的弗里乔伊与富尼耶、施耐德汉、安达在DG的录音都是广受乐迷好评的录音,在这些唱片中,这些名满天下的演奏家从来不计较自己在曲中的分量,而专注于享受着贝多芬音乐的魅力和彼此融合的快乐。 乔伊在1960年接近生命终点时,和他的几位好朋友――钢琴家安达、大提琴家富尼耶和小提琴家施奈德汉以及由他创建的柏林广播交响乐团合作的录音。弗里乔伊是被载入世界指挥史册的伟大指挥家,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开始时诞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15岁开始指挥生涯,1945年首次亮相布达佩斯国家歌剧院,成为匈牙利年轻有为的专业指挥家。他的最大功绩是在1948年创立了柏林广播交响乐团并使其成为世界一流演奏团体。弗里乔伊对乐手的要求很高,训练极其严格。因此他的音乐诠释严谨流畅、情感丰富,深受乐迷欢迎。这一点在这个录音中达到完美的体现。 在节目的上半时段,我们听到的是匈牙利指挥大师弗里乔伊与他的几位好朋友,大提琴家富尼耶、小提琴家施耐德汉、钢琴家安达共同演绎的贝多芬三重协奏曲,乐团协奏是德国柏林广播乐团。DG唱片公司1960年录制于柏林耶稣基督大教堂。节目下半时段,我们来分享同张唱片中另外一部作品,勃拉姆斯a小调二重协奏曲,小提琴施耐德汉、大提琴斯塔克,弗里乔伊指挥德国柏林广播乐团,DG唱片公司1961年录制于柏林耶稣基督大教堂。这些都是弗里乔伊生命最后几年的珍贵录音。 1887年,勃拉姆斯准备创作一首弦乐协奏曲。最初的构思是一首小提琴协奏曲,后来又想写成小提琴与大提琴二重协奏曲。然而不论是什么类型的作品,勃拉姆斯都深感自己对弦乐器的了解不够深入。虽然他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在此前曾经无比地辉煌与成功,那是因为有约阿希姆在做他的技术顾问与指导,使他得以顺利地完成创作。可现在却不同了,自己和约阿希姆友谊中断了,没有人能在具体的弦乐演奏上提供咨询和意见,这让勃拉姆斯非常苦恼。说起来话长,过去勃拉姆斯与约阿西姆是很好的朋友,由于勃拉姆斯不巧介入了他的家庭矛盾,二人就此决裂再无往来。 创作中无计可施的勃拉姆斯给舒曼的夫人克拉拉写了封信,向她讲述了自己心中的郁闷。克拉拉很快给勃拉姆斯回了信,她在信中说,希望他能和约阿希姆重修旧好,这样无论对个人还是事业,都有好处。勃拉姆斯听从了克拉拉的劝告,在1887年的 7月,给约阿希姆寄去了一个明信片,投石问路。在信中勃拉姆斯写道:“我近日要创作一首小提琴与大提琴的二重协奏曲,有许多技术上的问题需要你的合作,不知意下如何?”约阿希姆在收到明信片以后,很快回复非常乐意合作,于是一对老朋友重归于好。 勃拉姆斯在约阿希姆和友人的帮助下,很快完成了《A小调小提琴与大提琴二重协奏曲》的创作,1887年10月18日在科隆举行了首演,由约阿希姆演奏小提琴,豪斯曼演奏大提琴,勃拉姆斯亲自指挥。勃拉姆斯将这首作品题献给约阿希姆,总谱的扉页上这样写道:谨献给约瑟夫·约阿希姆。此作品为他而作。现在听到的是作品的第2乐章“柔版”,音乐旋律优美,但却带有几分忧伤和暗淡的色彩。小提琴与大提琴重奏的美感体现出勃拉姆斯对约阿希姆友谊的深情描绘。 最后我们要听到的是勃拉姆斯二重协奏曲第3乐章 前面节目中说到,我们现在听到的这版录音是小提琴施耐德汉、大提琴斯塔克,弗里乔伊指挥德国柏林广播乐团,DG唱片公司1961年录制的,它是弗里乔伊生前最重要的录音之一。1957年弗里乔伊不幸罹患白血病,得病不久后曾再度出现在公众场合,虽依然和蔼有礼,但明显身影憔悴;弗里乔伊自知将不久于人世,他那时艺术上正处于巅峰时期,却要面对死神召唤,生命是如此脆弱,弗里乔伊未免心境复杂。这在他录制的上面两部作品中都有所体现,特别是在贝多芬的《三重协奏曲》中更加突出:从第一乐章的引子开始就把聆听者笼罩在不安的阴影下,直到终曲大部分时间充满了一种挥之不去的感伤,钢琴、大提琴、小提琴之间的对话委婉凄切、悲伤的情感直逼听者心扉,这样的体验在聆听其他版本中是难以‘;感受得到的。这两个录音也因此成为弗里乔伊的生命绝唱,永远留在热爱他的乐迷的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