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念——雁字回时,最是思亲】

【清明·念——雁字回时,最是思亲】

2017-04-05    10'38''

主播: 翎听

219 10

介绍:
【清明·念——雁字回时,最是思亲】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是宋代卓然于诸大家之外,自成一体,独一无二的女词人李清照的一首为亡夫所写的悼亡词《声声慢》。词人在下意识中开始寻觅,若有所失,便想抓住点什么,结果还是两手空空,自己才如梦初醒,从精神恍惚中回到现实,而是“冷冷清清”。于是,内心“凄凄惨惨戚戚”的悲苦意绪汹涌而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往往在雁字回时,更会让人伤心,因为都是旧日的相识。在当人去回忆起过去的点点滴滴时,有惆怅,有懊悔,有道不尽的思念,无论怎样,是思念是懊悔,历历在目的都觉得那么美好,因为这一切往事不再回头,去而不返,无法再有机会去经历的都是弥足珍贵的,得不到的是最渴望的。 也正是雁字回时,最有思亲意: 今年的清明祭祖,虽未能赶上整个家族对先人的祭拜仪式,但还是独自去了奶奶的墓碑前祭拜并且磕了头。终究这份亲恩是难忘的、无法割舍的。这是与奶奶有关的第13个清明节,对于从小被奶奶带大的自己来说,回不去的当初依旧如昨日——自记事起,太多的第一次都与她有关,最清楚的莫过于:在初入义务教育的第一天,陪我走进属于学生生涯的第一个教室的人,是她。而就在那一天,我一直高烧不退,奶奶不愿让我错过这意义重大的第一次,自己也不想错过,所以还是坚持抱病去了。可并不是我一个人在坚持……上了三堂课奶奶就在教室外的窗脚下守了我整整三堂课。当时年纪尚小以为是奶奶在监督,监督我学习。下课后走出校门见到我,问的第一句并非是“第一天上课感觉如何?”而是边伸手摸我额头热不热边问到“头还疼吗?还咳嗽得厉害吗?”长大后回忆起来,竟是如此揪心。 所以当朋友总是问我为什么那么喜欢徐静蕾时,也都总是不愿多说只回俩字:“共鸣”。都是奶奶带大的孩子,长大了,她离开了,奶奶便也成了一提及就落泪的硬伤。和老徐一样,有种孝心,不提及,不是淡忘了而是烙心底了。 人总是这样,一切至爱在时不以为然,觉得有的是时间珍惜。一旦时间不再给你机会,才恍悟被自己浪费了,想要再去寻寻觅觅时已是冷冷清清。 临走时,回望过去,墓碑前,坟头下,早已是生死两茫茫,她在坟里头,我在坟外头,没有机会再听到我的一声“再见”,而现在所记下的所有文字,都在做着同一篇文章——生离死别。 此刻,方才懂得原来每一个生别里都暗藏着一个死别。而这个死别将会是自己与之的最后一次告别,告别是结束也是开始,是苦痛也是希望,面对告别最好的态度就是,好好告别。 这样当“别”真正来临之际,稍稍努力一点,稍稍做得好一点,也就稍稍减少故者的遗憾,稍稍减少生者的遗憾。 文字/声音来自:Yan 0 背景音乐来自:王祖贤《声声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