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稿 | 别把自己锁在门内—艺岚(来自FM91120414)

来稿 | 别把自己锁在门内—艺岚(来自FM91120414)

2020-06-24    14'38''

主播: 麦田🔅

583 4

介绍:
有一天我到朋友家去,很惊讶地发现,他正喂怀里的娃娃吃乳酪。   “我只是给她尝尝味道,让她从小就习惯。”朋友笑道:“免得长大了,怕乳酪味道,还可能因此打不进洋人的社会。”   可不是吗?在美国处处看见中国人拒吃加了“起司”的东西,说又酸又臭,令人作呕。偏偏西餐里常加乳酪,连鸡尾酒会,都拿各种起司做点心。当我们不碰任何有“起司”味道的东西时,造成许多食物都不能吃了。   起司与臭豆腐   相对地,洋人常是不吃海参、皮蛋和臭豆腐的。甚至在中国待上几十年的外国人,碰到这三样东西,都敬而远之。  于是,中国人常拿洋人开玩笑——“您到中国多久了?”“十三年了。”“您真算是个中国通了。不过,您爱吃臭豆腐吗?”“我不敢吃。”“对不起!您对中国文化是一通也不通了!”这虽然是个笑话,却有值得我们深思的道理。   为什么中国人非但不怕臭豆腐,而且觉得好吃无比。西方人又视乳酪为珍馐美味,甚至不可一日无此君呢?当我们拒绝一种食物的时候,是不是也拒绝了一种文化?甚至因此失去了许多情趣?同样的道理,当有一个人对你说:“我不能吃烤的,因为会上火。我也不能吃炸的,因为会泻肚子。我更不敢吃生的,因为会恶心。”于是,你不能请他吃蒙古烤肉、美国炸鸡,更不能请他上日本料理吃“生鱼片”。那是幸,还是不幸呢?   走向新一代   我有一位邻居,专门向大工厂推销经营理念,他对我说了一段很耐人寻味的话:“当我去拜访时,有些工厂老板,无论多忙,都会安排时间,不但细细听,而且提出问题。相反的,有些老板只是一挥手:‘我没空!’”他语重心长地说:“对于后者,我只有同情。因为他不但把我关在门外,也把他接触一个新观念的机会,关在了门外。”他的话使我想起一老、一少。“一老”是叶公超大使。我记得就在他过世前不久,还参加了国立历史博物馆的艺术家座谈会。满头银发的叶大使,扶着拐杖站起来,很客气地“请教”一位新潮艺术家的创作理念。他很辛苦地站着,盯着对方,十分专注地听那个比他小半世纪的年轻人分析。我突然有种强烈的感动,觉得眼前这位外交耆宿,虽然已经七十五岁,仍然站在时代的前端。至于那“一少”,则是位文艺界的朋友。有一天,她很不屑地对我批评一位二十几岁的新作家,说那作品太肤浅,真是一代不如一代。问题是,当我硬不信邪地看过之后,却发现那文坛新秀的作品好极了。   我开始了解:当一个人追不上时代,他表现的第一个特征,就是否定新一代。他对新一代关上门,也把自己锁进了旧时代。   打开你的心门   只是令我惊讶的,是居然在新一代当中,也有人患了这种“关门”的毛病。记得一群美术系的学生,曾对我说:“我们很讨厌阿璧那一套。”他们说的阿璧,是老一辈的画坛宗师黄君璧先生。也记得一群某名校的学生得意地对我讲:“我们是不听国语歌曲、不看国片的。太没水准了!”他们岂知道,当他们这么做的时候,也是关起了自己的门。不论对下一代或上一代,只要关起门,就使自己的眼界更窄、出路更有限。其实我的儿子,也做过同样的傻事。几年前,当我放国语歌曲给他听的时候,他很不屑地摇摇手走了。但是,没过多久,他到了台湾,接触了台湾的年轻人,也了解了台湾音乐制作的情况。他突然改了,说台湾同时接受欧美和日本的最新资讯,在音乐创作上有惊人的潜力和成就。他为什么会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因为他对台湾打开了心门。 用他们的眼睛看   “试着用他们的生活去生活,用他们的眼睛去看他们的世界。” 在研究落后民族文化的时候,我接触到这句人类学的名言,也被它深深地影响。我发现当我们嘲笑那些原始民族,为什么只会插鱼,不会网鱼?为什么对死人有那许多奇怪的禁忌时,常因为我们不了解他们。每一个民族,都是人类,都经过千万年的岁月,绵延到今天。我们会想,他们也会想。我们有我们的价值观,他们有他们的价值观。我们应该谅解每一个民族的文化和习俗,都有他们的道理。而当我们有了“文化谅解”,也就有了同情,以同一种情怀,同一个角度,去看这个世界。更可以说:我们对世界的每一种文化,打开了心门。    新人类的语言   打开心门,真是太重要了。无论多忙,我每天总要抽时间看报纸、看电视、看杂志,也常常借录影带回家欣赏。看报纸的时候,我不但看大新闻,也看小小的分类广告。因为在那里,我可以见到许多“社会角落”的动态。看电视的时候,我常转到服装表演的频道。虽然知道自己不会,也不敢穿那样新潮的衣服,但我要看看现在流行什么,我相信那流行一定有它的道理。我可以不跟,但不能不知。 看杂志的时候,我会注意“新人类”的语言,也常看看新人类餐厅的介绍。我会想,在那小巷里开了这么一个很新潮的咖啡店,会有怎样的“酷”人,往那里聚集?又会在他们交会时,发出怎样的闪电?如同三十年前,武昌街的明星咖啡屋,灿烂出多少文艺的火花。至于我看的电影,常是由美国图书馆借来的。许多是法国、德国或意大利的作品,必须跟着英文字幕欣赏。许多片子,好冷、好平、好枯燥。许多次,我才看一下,就想关机。许多片子,我看完十分之九,都觉得烂。但是,我相信,它一定有它的道理,于是坚持到底地看了下去。妙的是:看完那最后的十分之一,我一次又一次地被感动了。我发现自己最想半途关机的,常是留给我最深印象的电影。   我真庆幸自己没有关机。否则,我就关上了自己的机会。我也真庆幸自己,总能欣赏年轻人的作品,表示我还年轻。而每当我听朋友说“我不看某人的作品,我不吃某种东西,我绝不跟某人交谈”的时候,我都会对他们说:“别将别人关在门外,也把自己锁在了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