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吟的荒野-译序1》【程虹】

《低吟的荒野-译序1》【程虹】

2020-05-01    07'30''

主播: Dianacao

112 0

介绍:
《低吟的荒野》 译序1——程虹 《低吟的荒野》是美国自然文学的经典之作,其作者西格德•F.奥尔森(Siguid F .Olson, 1899—1982)不仅是美国自然文学的最高奖——约翰•巴勒斯奖章的获得者,而且是唯一获得四项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民间自然资源保护组织奖项的人:由“山岭俱乐部”授予的约翰 •缪尔奖章,由美国艾萨克.沃尔顿联盟授予的奠基人奖,由美国荒野保护协会授予的罗伯特•马歇尔奖,并进入美国国家野生动物联合会名人堂。美国荒野保护协会会长乔治•马歇尔解释了奥尔森能够广受拥戴的原因:“他让荒野和生活吟唱。” 奥尔森一生**出版了九本书,多以描述美国北部与加拿大交界的那片荒原为主题。如:《低吟的荒野》、《倾听之地》、《孤寂的土地》、《北方古歌》、《隐秘的森林》、《时间与空间》等等。 奥尔森给人的印象是一位优雅沉静的哲人。然而,造就这位哲人的却是位于美国北部与加拿大接壤的那片被称作“奎蒂科-苏必利尔”的荒原。尽管奥尔森出生于芝加哥,他的童年却是在美国威斯康星州北部的乡村度过的。奥尔森七岁时,身为浸礼会牧师的父亲将家迁移到威斯康星的多尔半岛,该半岛享有中西部的“科德角”之称,只是环绕它的是密歇根湖,而不是大西洋。在多尔半岛度过的童年使奥尔森形成了对自然及野外活动的终生爱好和迷恋。 1920年奥尔森毕业于威斯康星大学。值得一提的是,以描述美国西部山区而著名、并创建了“山岭倶乐部”的约翰•缪尔也曾在此校就读。被誉为“生态伦理之父”,著有《沙乡年历》的奥尔多•利奥波德曾任教于此校。在大学期间,奥尔森与友人一起初次在美国明尼苏达州与加拿大安大略省交界的泛舟区摇独木舟旅行,从此,便迷上了这片点缀着璀燦的湖泊、裸露着古老的岩石、覆盖着原始森林的荒原。随后,他不仅携新婚的妻子伊丽莎白摇独木舟在湖区度蜜月,而且把家安在了有万湖之称的明尼苏达州。他接受的第一份工作是任教于伊利初级学院,因为伊利位于奎蒂科-苏必利尔荒原那片几百英亩湖区的边缘。他终生都居住在那里,直至离世。 生活于美国现代社会中的奥尔森能够与当时的小城伊利“终生厮守”并非易事,与常人一样,奥尔森要养家糊口,有过经济上的窘迫,有过抉择的痛苦,有过多次受挫的失落,然而,他从古朴的荒野中寻到了一种抵御外界诱惑的定力,一种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的安宁。奥尔森对荒野近乎宗教般的迷恋成就了他与小城伊利,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与边界泛舟区的“一世情缘”。这种经历促使他形成了独特的“荒野观”和 “土地美学”。 根据巴克斯所著的《西格德• F•奥尔森的一生》,奥尔森的“荒野观”不仅受到了诸如爱默生、梭罗、巴勒斯、赫胥[xū]黎及赫德森等欧美思想家及作家的影响,也从东方儒家及道家学说中受到启发。他曾读过林语堂译的《论语》,并从赫胥黎的著述中接触到了中国道教创始人老子的思想。奥尔森在著述和演讲中多次传播他对荒野的理解:在荒野中,人们可以发现“宁静”、“孤寂”及“未开化的环境”,从而再度将他们与人类进化的传统联系起来,并通过这种充满永恒神秘的经历,令他们感受到与万物联在一起的那种神圣。他在题为《为什么需要荒野》的文章中写道:“荒野之于美国人而言,是一种精神的需要,一种现代生活高度压力的矫正法,一种重获平衡和安宁的方式……我发现人们因多种原因而走向荒野,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为了放开眼界。他们或许以为自己是去垂钓、观景或交友,但事实上,意义远非如此。他们走向荒野为的是心灵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