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期:虚拟现实:奇妙新世界

第115期:虚拟现实:奇妙新世界

2016-03-22    08'28''

主播: FM715925

25000 1398

介绍:
介绍: 想成为我们的主播,欢迎加微信 xdfbook 投稿。 一段美文,一首英文歌,或是一点生活感想,全由你做主。 《虚拟现实:奇妙新世界》 Virtual Reality Gets Real 1965年,计算机图形学先驱伊凡·萨瑟兰在一次国际技术人员会议上发表演讲,演讲的主题是虚拟现实。他告诉观众,最终的虚拟现实展现出的将是“一个房间,房内物质的存在皆由电脑控制。房间里展示的椅子足够结实,可以坐上去;手铐可以限制人的自由;子弹也可以致命。只要加以适当的编程,这样的展示真的可以成为爱丽丝漫游的奇境。” 虚拟现实在过去几年迅速发展——备受期待的Oculus Rift头戴式显示器预计2016年初可上市。但是这项技术还很新,萨瑟兰的设想似乎并没有更接近实际的现实。“眼下,就像你刚刚拥有手机一样,许多焦点还聚集在最基本的东西上。”另一款显示器Project Morpheus的一位首席研发工程师理查德·马克思跟我说道。 我最近和科学家、心理学家、工程师、研发人员都有过交流,探讨这个新兴领域的发展前景。这一领域最终将带我们走向何方?那会是我们想去的地方么? 处处可虚拟 在最近的一次Google Cardboard演示会上,我发现自己一会儿登上乱石嶙峋的山顶;一会儿身处马圈,旁边就是一匹马儿在喷鼻喘气;一会儿又乘着贡多拉驶向山顶,坐在贡多拉里,我感到阵阵眩晕。专家们说,我们之所以有这种反应,是因为展示在我们眼前的景象在追踪我们头部的运动,此时我们的大脑就很容易被骗。“我们有爬虫脑的本能,好像这些是真的一样,并做出反应:不要迈下那个悬崖,”斯坦福大学虚拟人类互动实验室的创始董事杰里米·拜伦森对我说道,“大脑还没进化到能告诉你这不是真的。” 对虚拟现实的兴奋之情大多来自游戏圈。谁不想彻底体验一个游戏呢?但游戏仅仅是开始。布朗大学可视化研究实验室的主任戴维·莱德劳告诉我,他的团队已经再现了约旦佩特拉城一处神庙的遗址,可以帮助研究者们理清在遗址里发现的各种文物间的关系,之前人们对这些文物间的关系并不清楚。谷歌正在测试Expeditions项目,该项目可将学生送入大堡礁之类的情境中。学生们能在那儿虚拟戴水肺潜水,这是海洋生物和海洋酸化课的一部分。类似的方法也许能用于加强职业训练。戴上一副眼镜,神经外科医生就可以在手术前探索大脑结构了。 另一种可能:想象一下,你无法参加家庭聚会。只要有一副眼镜,你就可以身临其境。参加聚会的每个人都戴着眼镜,这些眼镜使场景显得好像你也出席了一样。整件事都会被录下来,这样你不管什么时候想看都可以回放。 再考虑远程办公的可能性。亨利·福斯是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教授,也是该领域的领军人物,他对虚拟办公室做过设想。你可以利用自己家的实体空间——真的桌子、真的电脑——但是你可以和同事们互动,仿佛他们与你共处一室。 透过他人的眼睛看世界 在斯坦福大学的实验室里,拜伦森研究虚拟现实如何改变行为。他发现,如果你的虚拟化身的身高比你在现实生活中的身高要高,你会变得更自信;如果你有一个特别迷人的虚拟化身,你会变得更友好。这些变化甚至在你离开虚拟世界之后仍会持续。 不久,虚拟化身会变得更令人信服。多数商业虚拟现实系统捕捉到的仅仅是你头部和手的动作。然而,2013年,苹果公司收购了PrimeSense。这是一家以色列公司,其所开发的技术可通过红外传感器和特殊的微型芯片来追踪你整个身体的动作。一家名为Faceshift的公司正致力于捕捉面部表情,这样你如果微笑或者转动眼珠,你的虚拟化身也会这么做。 事实已经证明,虚拟现实对于治疗恐惧症和创伤后压力心理障碍症很有用,比如可以通过模拟站在阳台上或走过大桥来帮人们克服恐高症。拜伦森和其他一些人认为,虚拟现实还可以用来建立共鸣。如果你可以走进纪录片而不仅仅是在荧屏上观看,几乎是完全进入别人的角色,那会怎么样?《锡德拉湾上的云》就是一部以此为目标的虚拟现实电影,它关注的是约旦的叙利亚难民营中一个12岁的姑娘。 你要是能够实时做一些与此相似的事情会怎么样?“随着浸入式叙事技术的发展,这种技术可以与Periscope及Meerkat等应用结合起来,届时你实际上就可以通过任何人的眼睛来看世界了。”谷歌虚拟现实计划的领导者/主管克莱·巴沃尔告诉我。 调动你所有的感觉 谷歌最近收购了Thrive Audio,一家专门致力于空间音频技术的公司。空间音频能让你的耳朵觉察出声音是从哪个特定的地方发出来的。一个虚拟瀑布,你越是靠近它,听到的声音就越大。你听到身后有什么东西,一转身,看见一只鹿在靠近。这种音频有立体效果,真实地环绕着你。嗅觉也可以成为虚拟体验的一部分。一家名叫Feelreal的公司研发出一种可以释放气味的面具,比如火的味道或海洋的味道,使你在头戴式设备中看到的景象更逼真。与此紧密相关的是你能品尝到所见景象的味道。新加坡的研究者们正在研发一种电极,放在舌头上时会模拟出基本的味道,比如甜、咸、苦和酸。 那触觉呢?我们会不会有一天发现,当我们把手指浸入虚拟的水中时真的会有湿润的感觉?戴维·莱德劳认为,解决这一被称作触觉学问题的挑战,是虚拟现实研究的最高理想。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一挑战不可逾越。“对此我有信心,我们能在有生之年做到这一点。” Oculus公司的创始人帕尔默·勒基对我说,“没有什么基本的物理定律会阻碍我们建立近乎完美的东西。” 当然,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人们已经出现了视力问题和维生素D缺乏的问题——更不用说肥胖症和糖尿病了——因为他们花在屏幕前的时间太长了。一个变得完美无瑕的虚拟世界对我们的健康可能会意味着什么呢? 一个神经漫游者的未来? 杰里米·拜伦森从事虚拟现实研究,部分原因是受了小说《神经漫游者》的激励。这部于1984年出版的小说描绘了一个未来世界,那里的人们可以直接将自己的大脑与虚拟世界“连接”起来。拜伦森猜测,或许那就是虚拟现实发展的方向。他想象50年或100年后我们或许可以研发出一种能直接接入神经系统的、人脑与机器的交互界面。 也许届时我们会发现,我们不是“连接”一小会儿然后停止,而是能像爱丽丝一样,完全进入一个奇境。在那儿,这个乏味世界的定律(引力、衰老)都不再适用。那时,虚拟现实可能会变得与“奇点”理论所描述的情境相似。“奇点”是谷歌工程师、未来学家雷·库兹维尔等人描述的一个概念:我们的思想从身体中分离出来,然后上传到数字世界,即便在我们的肉体衰老、死亡之后,我们的思想仍然继续存在。就像爱丽丝的奇境那样,这一设想既令人着迷又令人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