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用你的过错来惩罚孩子

别用你的过错来惩罚孩子

2017-07-19    09'12''

主播: 大宸Radio

466 21

介绍:
文 /宸光 主播 / 宸光 微信 / 1365060769【添加主播微信有红包哦~~~】 01 《我的前半生》罗子君和陈俊生遭遇情感危机,陈俊生出轨凌玲,在反复纠缠折磨中带着内疚的心狠绝地提出了离婚,可能更多的人关注着剧情本身的走向,却忽略了如何正确引导孩子远离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罗子君虽然在婚姻当中败给了小三,但却没有放弃争夺儿子的抚养权,在这段失败的婚姻当中,她最成功的是把儿子教养的很好。 她从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富太太生活中走出来,放下身段,从零开始,一家一家公司的求职。在百货公司销售商品,微笑着接受客户的挑三拣四,只为了赚取足够的生活费抚养平儿。 还记得罗子君和平儿从以前200多平的高档住宅小区搬到老旧的公安大楼时,平儿对新居排斥、不安,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不能回家,妈妈为什么要坚持带自己离开,哭闹着要回家,面对平儿的哭诉罗子君倍感心酸和无力,她试图安抚平儿,却总是失败。 而我却从这一段的第一个镜头开始就关注着,罗子君是否会说出那句话。 说什么呢? 或许她会说“你别哭了,咱们再也回不去了,要不是你爸爸抛弃了我们,把我们赶到这个破地方来,咱们娘儿俩也不会这么辛苦。以前的家咱们再也回不去了,你爸爸已经跟别人住在了一起,他不要你了!” 但是她没有,当时没有,往后更没有。 后来我在想,为什么我会有这种想法? 答案是,因为我从小就是这么过来的啊! 02 成人的感情世界或许不那么完美,两个人感情破裂也不一定非要为了孩子绑在一起继续生活,你们可以选择离开,但这种赤裸裸指责对方的行径却不是孩子应该承受的。 父母婚姻失败对于孩子,无异于颠覆了他整个世界。我们觉得他什么都不懂,但往往在家庭出现问题时更敏感的是孩子。婚姻失败,沮丧的是大人,但焦虑的往往是孩子。理解不了大人们发生的事,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是灾难的源头,是错误的结果。 作为离异家庭出身的孩子,我更加能够体会这样一种痛苦。 我还小的时候,记忆中的父母就是互相怨怼,争吵打架,温馨和睦的时间并不很多。等我长大了一点,可能是耗尽了所有感情,他们选择了协议离婚,双方闹得很僵,从爱人变成了仇人。而我,就成为了他们互相指责对方的垃圾桶。我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都在疑惑,我为什么要被迫出生在这个世界上? 当一个孩子经常感觉到自己不被需要,即将被抛弃的时候,他会认为这一切都是因为自己,怀抱着很深的罪恶感,虽然他也想不通为什么会是自己的错。 他开始焦虑、不安,抵触任何人谈论他的父母以及家庭,有些早熟的孩子可能表面上没有那么明显的情绪,但是内心却极度容易崩溃。 03 在跟同事讨论应不应该把父母离婚的事实真相告诉孩子的时候,有同事认为当然应该,如果是一方出轨那就更应该告诉孩子,不能把孩子关在象牙塔里。但是我却十分反对,因为太早让孩子体会到人情和社会的冷漠,会击溃他对美好生活的信心,严重的甚至会变得偏激,毁掉自己的一生。 父母离婚之后,家庭又遭遇了一系列变故,我一度陷入恐慌之中,在逼迫自己接受这个事实的过程里,我变得极为敏感、脆弱、自卑,这样的心里负担导致我不敢出门,走在街上会觉得所有人都在消费我们家的各种新闻,所有人都在我的背后指指点点,那是一种能把人逼疯的自虐式臆想症。 初中,我开始有抑郁的倾向。高中,伴随着压力的增大,这种抑郁的状态越来越强烈,有很多次晚自习之前的那段时间,我都会一个人来到教学楼的顶楼,从窗口往下看,想象自己飞下去会是什么样子,会不会一下子就变得轻松了。 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的三观都是扭曲的,我不相信感情,排斥家庭幸福的同学,沉浸在悲伤当中难以自拔,对于未来的设想都是暗淡的、悲观的。 如果不是被送去了部队,逼迫着重塑,我很难想象如今的我会不会也分裂出反社会的人格。更别提自信、勇气、坚强等等一系列想都不敢想的正面性格特征。 04 陪伴是给孩子最好的关爱。 离婚后不论由哪一方抚养孩子,都应该努力为他们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罗子君之所以能够争取到平儿的抚养权,是因为陈俊生平均一年出差205天,剩下的一百多天不加班晚归的只有不到20天。可以看出陈俊生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抚养一个一年级的小孩。 我的表姐在两个孩子只有六七岁的时候就离婚去了外地,今年她回来了,暑假把孩子接到自己父母家住,9岁的小女儿彤彤(化名)流着眼泪跟表姐说“妈妈,我不想回爷爷家,爷爷说我长得像妈妈,学习成绩也不好,叔叔不喜欢我,经常骂我,我不听话他们就打我。” 不要认为孩子虽然小,但一定得懂,所以一股脑儿把所有的事实真相残酷的摆在他们面前,在他们面前埋怨指责对方的过错。 也不要丢弃孩子,交给年迈的爷爷奶奶,不闻不问不关心他们的生活。 父母离婚对孩子心理上的伤害是伴随一生的,如果再加以指责怨怼甚至打骂,只会让孩子生活在你们不幸婚姻带来的痛苦之中。 造成不幸的是大人,无辜的孩子不应该承担这份苦果。 而残酷的事实证明,更多参与社会犯罪的孩子,都长期生活在不健全的家庭环境里。 并不是让你把孩子放在象牙塔里,而是在他能够自主分辨之前,竭尽全力的正确引导他,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保护孩子敏感、脆弱的心。就像子君对平儿的引导和教育一样,不悲不怨、平静温和地解答儿子对爸爸妈妈离婚的困惑和愤怒、伤心和质疑,不回避问题,也不发散出让孩子困惑的问题。 惟愿所有的父母都能珍惜彼此的感情和来之不易的幸福家庭,为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稳定、温馨的成长环境。即便是不得已而为之的离开,也要管理好情绪,用理智、成熟的态度处理;更希望当新生活启程,不要让孩子成为错误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