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父诵课·温州方言吟诵李白《与周刚清溪玉镜潭宴别》

筠父诵课·温州方言吟诵李白《与周刚清溪玉镜潭宴别》

2018-08-27    01'34''

主播: 陈胜武一二斋吟诵清兴

1939 16

介绍:
李白《与周刚清溪玉镜潭宴别》    康乐上官去,永嘉游石门。 江亭有孤屿,千载迹犹存。 我来游秋浦,三入桃陂源。 千峰照积雪,万壑尽啼猿。 兴与谢公合,文因周子论。 扫厓去落叶,席月开清樽。 溪当大楼南,溪水正南奔。 回作玉镜潭,澄明洗心魂。 此中得佳境,可以绝嚣喧。 清夜方归来,酣歌出平原。 别后经此地,为余谢兰荪。 努力弘扬温州方言吟诵 20世纪初,清廷废除科举。“五四”运动后,中国传统读书法吟诵逐渐退出课堂,国人也渐渐忘记了本民族世代传承的读书调,汉字的音、形、义之美被割裂得支离破碎。 现在中国流行的读书法,是西方的舞台话剧腔。中国人把汉字的传统声音之美丢失遗忘了近百年!近十几年以来,中华吟诵学会的同仁们正在全国各地掀起传统吟诵的收集、整理、研究、传承热潮,借助当今的信息网络技术,吟诵正在迅速复兴。 温州话被称为最难懂的中国方言,其实却保留着许多中古汉语特点,被称为中古语音的“活化石”,温州方言绝大部分符合《广韵》《平水韵》系统,温州方言吟诵极具学术研究价值。在中华吟诵学会同仁们的激励下,我坚定践行“效风人,振木铎;访遗老,继绝学”信念,近十年来和同道致力于追寻温州乡野的方言读书调,收集整理了温州市区以及各县市不同地域,包括池志澄、夏承焘、王阜彤、李天民、李森南、苏渊雷、南怀瑾、戴岩梁、林冠夫、钱明锵等先贤及其传人的方言吟诵资料,认真研究学习潘悟云、马大望、姜嘉镳、徐晋、叶正松、徐立夫、黄德源、包文朴、高益登、徐成宁(徐堇侯先生之女)等老师的方言吟诵调。温州方言吟诵的读音,采用方言文读音法,以广韵、平水韵为依据,主要以沈克成先生《温州话字林》、张永恺《瑞安方言读音字典》依据,请教郑张尚方、潘悟云、张如元、马亦钊、沈洪保、沈不沉、蔡国强等学者,并和陈瑞赞、南航、洪一初、徐素容等师友切磋交流,力求不断进步。 我通过多年的努力,综合分析吸取了温州各位师友方言吟诵的不同风格特点,也学习借鉴唐文治、赵元任、胡适、启功、赵朴初、朱东润、文怀沙、叶嘉莹、屠岸、陈少松、陈以鸿、萧善芗、王翼奇等全国各地名家的吟诵特点,在自己的温州方言吟诵中,以瑞安和温州市区方言吟诵为基础,对于格律以及格律位语音特点作了强化,对于旋律和发音作了柔化,努力尝试并形成适合自己的方言吟诵方法和风格特点。 “礼失求诸野”,吟诵同仁们去民间采录先贤和前辈的吟诵调,那些会吟诵的人大多已是垂垂老者,并且随着岁月正在逐渐凋零。面对那些带着浓重的师承和地域特色的吟诵调,我们时常会深受震撼,并且深深感受到一种时不我待的巨大紧迫感和责任感!这些采录来的吟诵视频音频资料,不应该被封存在档案库中成为冰冷的历史标本,供后人凭吊感叹,而是应该鲜活地在热爱传统文化的人海中传诵,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承载体。对于这些前辈和先贤,最好的致敬方式,就是让我们一同去学习传承他们的吟诵调。 只要我们努力,至少可以薪尽火传,至少可以让吟诵不至于在我们这代人身上灭绝断代。只要有众多的同仁共同努力参与,吟诵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长成参天大树,进而壮大成郁郁葱葱的森林!” 让我们找回这被遗忘的声音之美! 让我们一起用吟诵和声音演绎传统诗文! 让我们一起学习传承离母亲最近的读书音! 让我们共同成为传统文化的守望者和弘扬者! (陈胜武,2018年8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