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柴为生的禅宗祖师
禅宗的第六代祖师慧能,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他与母亲移居到南海(广州),靠卖柴为生。
有一天,他为别人送柴的时候,听到有人在朗读《金刚经》,聆听之下,便觉悟了。他问读经的人,从何处得来这部经书。那人说,是从黄梅弘忍和尚那里得来的。慧能听了以后,立即就辞别母亲,前往黄梅,礼拜弘忍和尚。关于这个故事,另有一些版本增添了客人送银两十两或百两给慧能,安排好母亲后才走。印顺说这样的增加是因为顾及到中国的孝道。
但这个细节引发出一种疑惑:释迦牟尼、慧能、弘一法师等一旦觉悟,就抛开家庭不管,是不是没有承担应有的责任?不过,这种疑惑大概只是普通人的疑惑,尤其是信奉“父母在不远游”的普通中国人的疑惑。对于圣者或觉悟者而言,完全从另外一个层面、世俗生活之外的层面来理解、实践孝道之类的责任。也许,这不是一个什么问题。
对于我而言,这段叙述的魅力在于:漫不经心的语调道出的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大的转折。我们每个人出生以后,就纳入了体制、习惯之中,如果不发生什么意外的事,一辈子就这么过了,活着就是沿着社会所设计的轨道前行,重复无数的前人与无数的同时代的其他人所走过的或正在走的路。很少有生命能够焕发出自己独一无二的光芒。
如果没有与《金刚经》相遇,那么,慧能的一生就在偏僻的岭南作为无数个卖柴人中的一员,悄无声息地度过。然而,那一天,好象冥冥中注定似的,恰好他进去的时候,听到了别人在诵读佛的经典。这是一种机缘,并非人人都能遇到。但是,机缘只是为生命提供了拓展的可能性,却并没有改变生命的质地。如果《金刚经》对慧能没有任何触动,那么,这个机缘就随风而逝,毫无意义。又或者,慧能听到后有所触动,觉得只是为着谋生的、算计的生活没有灵性,应当去寻找那最终极的活法,但是,他想到自己的卖柴生意刚刚开始兴旺,想到母亲会不会寂寞,想到会不会路途遥远,诸如此类,就打消了寻求佛法的念头,继续做他的卖柴生意。那么,这个机缘只是稍稍激起了一点涟漪,旋即就又回复到一潭死水的日常状态。
慧能的伟大不仅在于他天才的领悟力,更在于他决然割舍的勇气。从习惯的轨道上逸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许多人厌恶自己的现状,但一旦真正要舍弃,却会患得患失,优柔寡断,结果一生都在悔恨、焦虑中纠缠不已。所有伟大的人物,乃至一般的所谓成功人士,都具备这样一种素质: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也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然后,全神贯注地做自己所喜欢的。因为是自己所喜欢的,所以无论结果怎样,都是一种欢喜。对他们而言,既无成功,也无失败,只是欢喜。当那一个片刻,慧能听到了《金刚经》,那些文字像是敲在了他的灵魂上,激发起他积淀已久的沉思与期待,这时,一切变得那么明晰,他立即明白他这一生要做的是什么,然后,毫不犹豫地离弃了尘俗的一切,向着北方,去展开另一种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