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蒲兰睡前故事】第12期《爱花的牛》

【蒲蒲兰睡前故事】第12期《爱花的牛》

2015-02-26    06'47''

主播: 丹菲姐姐的森林小屋

5837 204

介绍:
作者简介 曼罗·里夫(Munro Leaf;1905~1976)生前写过、画过近四十本书,其中最具盛名的,即是与罗伯特·劳森合作的《爱花的牛》。 由曼罗·里夫所执笔的这本书,在美国是第一本被贴上“颠覆”卷标的作品。在西班牙内战期间(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这本书曾经被禁;另外,它也曾遭德国纳粹列为焚书书单之一。 尽管命运多舛,《爱花的牛》还是静静地流经世代。它不仅被后来的大人肯定为是绘本中阐扬“反战、和平主义”的先驱,同时,也深受世界各地儿童的喜爱。 罗伯特·劳森(Robert Lawson)1892年生于美国纽约。幼时喜欢阅读胜于绘图、写作。原本立志要当一名工程师,但由于不喜欢数学,所以,此一儿时的梦想,始终未曾实现。 罗伯特·劳森于1911年进入纽约的美术学校就读。1914年,开始为一些杂志画插画。其间因逢战争,曾到法国从军一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罗伯特·劳森回到纽约继续其插画工作。由于笔触灵活、风格幽默,故在当时颇受同业的注目。 罗伯特·劳森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才开始投入儿童书的创作行列。除了与文字创作者合作外,其中亦不乏有其自写自画的作品。 导读、鉴赏: 一头特立独行的公牛   从前,有一头很有个性的公牛叫费迪南,当其它公牛们都在为参加斗牛大赛拼命时,他却悠然自得地坐在树荫下闻着花香取乐。后来,出于意外被迫参加斗牛比赛,他却在千万观众屏息注视的斗牛场中间坐下,入迷地闻起看台女士们头上的花香味儿来,一点斗志都没有。结果大家只好把他送回家,从此他继续闻着花香,过着幸福的日子。   由此看来故事的主题很明确:尊重个性,允许与众不同,热爱和平……但是,本书在1936年刚问世时,曾引起激烈的争论,并曾被贴上“颠覆”的标签。尽管一些人从政治角度理解这部作品,作者自己却说:“费迪南爱闻花香,不爱战斗,是因为他有着良好的趣味,而且富于优越的个性。” 时至今日,七十多年过去了,它依然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人们在读到这部作品时,仍有来自心灵的震撼。很多与“别人不一样”的大人和孩子在费迪南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产生了内心的共鸣,从而更加坦诚地正视自我,欣赏自我;很多神经紧绷终日劳碌的成人,读完费迪南的故事,也会放慢步伐,品味一下简单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