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观象台现场课 二十四节气背后的宇宙观

古观象台现场课 二十四节气背后的宇宙观

2021-03-23    106'41''

主播: 斯塾

403 10

介绍:
「斯塾」古观象台现场课 主题:二十四节气背后的宇宙观 主讲:肖军 先生 讲座时间:3月20日(周六)10:00-12:30 讲座性质:公益 讲座内容:对二十四节气的定义,现在都是以黄道上从春分点开始,每隔15度一个节气,把黄道等分24份,天文上称之为定气,这是从空间的角度来平分距离。而在中国古代,传统的方法是平分时间——15.22天走一个节气,称之为平气。从空间划分到时间划分的这一改变,是从明代末年开始,西方天文学经传教士传入中国以后开始实行的。从现代的角度来看,二十四节气的定义确实越来越简单明确了,但是其背后的中国传统宇宙观,以及传统的观测方法,却因此而被西方的观念和方法所置换,慢慢被现代人遗忘或忽视了。 现场互动:当日正值「春分」,正午,诸位同学将在肖军先生带领下,于古观象台实地圭表测日影。 肖军先生,古观象台常务副台长、研究馆员。1986年南京大学天文系毕业,后在北京天文馆工作。在古观象台研究天文学史近三十年,头十年做了天文学史的整体发展脉络的研究,写了一本书《宇宙史话》。第二个十年发现了晷仪的实际观测原理,并由此在第三个十年发现了《黄帝内经》中三阴三阳的概念源于天文,而且跟晷仪有关。从而发现了中国传统天文有一套独立的发展体系,是一套天人同构的系统理论。概要的说,西方天文学的发展脉络是在空间上的不断拓展;而中国天文则是在时间的维度上建构天与人之间的相互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