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瓮寺灯魅诗
凉风暮起骊山空,长生殿锁霜叶红。
朝来试入华清宫,分明忆得开元中。
金殿不胜秋,月斜石楼冷。谁是相顾人,褰帷吊孤影。
烟灭石楼空,悠悠永夜中。虚心怯秋雨,艳质畏飘风。
向壁残花碎,侵阶坠叶红。还如失群鹤,饮恨在雕笼。
故人已去多年,那轻跃的灯火映照着谁的梦境,纵是十分相思,却也被湮灭在漫漫岁月中,模糊了故人昔日的眉目深情。梦里的少女笑容清浅,一袭红衣裙摆浮动,撩拨一世的暗香。深山的书生朗朗诵读,引来少女眉目传情,这里的少女不是《冰纨》中的惊鸿一瞥,也不同于《全唐诗》中的嵩山仙女写诗示情而书生的无动于衷,他们是相互欣赏,然后相爱了,但是爱情却没有圆满的结局。
书生名曰 杨祯,家住在长安渭水桥旁,地处繁华地带,喧嚣之地不利于静下心来研读诗书,于是他便只身来到昭应县,长期寄读在石瓮寺文殊院。既然是寺庙,自然处于深山之处,景色虽不及小石潭的秀丽,但也有其幽静,潜心读书最适不过。
独自读书,难免孤苦寂寞,他有时也幻想能有一个红袖盈盈的女子,俯身为他研墨眉眼温柔,映着阶下碧草,巧笑倩兮在旁添香。谁知住了十多天,真有一位素颜秀美、姿华动人的女子飘然而至。这红衣女子轻启皓齿,婉转的唱到:
凉风暮起骊山空,长生殿锁霜叶红。
朝来试入华清宫,分明忆得开元中。
这唱的是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歌声凄婉清亮,杨祯听得心有戚戚,揭开帘子,询问唱歌的女子是何人,为何唱的如此哀戚荒凉,那女子未语又唱到:金殿不胜秋,月斜石楼冷。谁是相顾人,褰帷吊孤影。
这首诗的孤冷凄凉正是应了杨祯独居山林的心境。杨祯顿生“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于是请红衣女子入室小坐。女子闻其名姓,杨祯如实相告。而女子听后,竟将杨家的凡是游过石瓮寺的亲戚名姓都说了出来。杨祯愕然望着眼前的奇女子,这女子这般年轻,怎会知道的这么多。杨祯怀疑的说:“莫非姑娘是鬼怪?”那女子莞尔一笑,答道:“我听说人死之后,魂气升上天,形魄归到地,那有什么鬼怪?”杨祯一听,安心了许多,但另一个顾虑又涌上心头,问道:“莫非姑娘是狐妖?”那女子又好气又好笑,答道:“狐狸媚人,灾祸就要临头。我家事业功德,实利生民。小女子虽不够娴淑,但又怎会魅惑人呢?”杨祯见他一本正经,端凝稳重的样子便信了,又问起姓名。
那女子说:“我本是燧人氏的后代,师祖对人类有大功德,开元年间,唐玄宗治理骊山,造华清宫,修建朝元阁,长生殿,最后用剩余的材料建造了这座寺院。那些佛像也都雕塑好,摆在东边的殿堂。皇帝与贵妃沐浴后参加殿宴,微服来到佛庙。贵妃对皇帝说:“这里只有东殿,没有西殿,倒有些坏了景致,何不建个西殿于此?”皇帝当日便命令修建西殿堂,封我为西明夫人。”
这女子,实际上便是古寺中的一盏长明灯,是灯之精灵,即灯魅。顾自称“燧人氏”。杨祯见这女子吐语如珠,声音清脆,顿生好感。不禁问道“歌舞丝竹,姑娘最擅长的是哪个呢?”女子答道:“我承先祖之德,禀炎上之烈信,奸声乱色,不入于心。那些个抚朱弦,咀玉管,聘纤腰,矜皓齿,都是妖冶丽蓉所行之事,小女子擅长的是以金属锻兵器,炼鼎钟,以柔火炖制千百美食。昨日听说你有幽隐之志,入寺多日,想见君一面,本不该自荐席枕,然得遇此良人,风流韵事不足为耻。”
杨祯见这女子才貌双全,早已生了爱慕之心,便接纳了他。这女子早上离开,入夜归来,日复一日。一日风雨交加,女子不来,见一粉雕玉琢之童递送书信,乃红裳女子之诗,写到:
此后杨祯在未见过这女子,后来得知杨祯的书童回家后将此事告知杨祯的奶娘,奶娘觉得很奇怪,便暗暗潜伏在佛台地下,等到天明时,果然有一个女子从门缝走出去,进入西殿堂,慢慢隐入了一盏长明灯中。奶娘毫不怜悯的提了一桶水,把他浇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