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里寻他千百度(诗词欣赏)

众里寻他千百度(诗词欣赏)

2018-11-09    08'33''

主播: 二利🎹

229 1

介绍: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是我国南宋时期的著名爱国词人。在文学史上与苏轼齐名。是词坛上豪放派的领袖。他在宋词上的成就远远超过前辈词人和他在同时代的作家。有的作品写得慷慨激昂,充满报国的激情,风格极为豪放。像《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水龙吟 楚天千里清秋》《永遇乐 千古江山》等。也有不少词篇写的涵蓄婉约,情味深远。像《菩萨蛮 郁孤台下清江水》《摸鱼儿 更能消几番风雨》以及这首《青玉案•元夕》 这首词构思精妙,语言精致,含蓄婉转,余味无穷。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当时,南宋王朝强敌压境,国势渐衰,而统治阶级却不思恢复,偏安江左,沉湎于歌舞享乐。辛弃疾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他满腹的激情、哀伤、怨恨,交织成了这幅元夕求索图。梁启超评价这首词说: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是对这首词和作者高洁的情怀一句很好的注解。 这首词的上半阕写正月十五的晚上,满城灯火,尽情狂欢的景象。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一簇簇的礼花飞向夜空,然后像星雨一样散落下来,就像东风吹散了千树繁花一样。一开始就把人带进“火树银花”的节日狂欢之中。“宝马雕车香满路”: 豪华的马车走过,满路芳香。达官显贵们携带家眷出门观灯。跟下句的“鱼龙舞”构成万民同欢的景象。“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悠扬的凤箫声四处飘荡着,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灯火辉煌,笑语喧哗。沉浸在节日里的人通宵达旦载歌载舞。 下阕仍然在写“元夕”的欢乐,且一对意中人在大街巧遇的场景。只不过上阕写的是整个场面,下阕写具体的人。“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元宵观灯的美人们头上都戴着精美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身上香气飘洒,充满了整个街市。“众里寻他千百度”:作者对着众多走过的女子一一辨认(但没有一个是他所等待的意中人)。“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处发现了她。   这首词先用大量笔墨渲染了元夕的热闹景象,最后突然把笔锋一转,以冷清作结,形成了鲜明强烈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造成了境界上的强烈反差,深化了全词的意境,而且很好地起到了加强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   灯火写得愈热闹,则愈显“那人”的孤高,人写得愈忘情,愈见“那人”的不同流俗。 全词就是通过这种强烈的对比手法,反衬出了一个自甘寂寞、独立不移的女性形象。作者写这样—个不肯随波逐流、自甘淡泊的女性形象,是有所寄托的。辛弃疾力主抗战,屡受排挤,但他矢志不移,宁可过寂寞的闲居生活,也不肯与投降派同流合污,这首词是他这种思想的艺术反映。“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历来也为人传诵。 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这三句也是“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然经过三境界的第三境,并以此作比喻,对做学问、做人、成事业者,在经历了第一境界和第二境界之后,才能有所发现,自己所追寻的东西往往会在不经意的时候,没想到的地方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