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处是吾乡(诗词欣赏)

此心安处是吾乡(诗词欣赏)

2018-12-11    10'04''

主播: 二利🎹

316 2

介绍: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这首词以明快流畅的语言,刻画了一位外表与内心都同样美丽的女子形象。也抒发了作者自己在政治逆境中随遇而安,旷达乐观的情怀。   苏轼的一生饱经忧患,起起落落。但对他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这也是苏轼人生的转折点,对他的思想和创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诗案发生后,他的很多亲朋好友都受到了牵连。其中的一个好朋友,宰相王旦的孙子王巩(就是题目里写的王定国)更是深受其害,被贬官贬到了地处岭南蛮荒之地的宾州。王巩被贬时,他家的一位歌妓柔奴自愿随行。柔奴就是题目里写的寓娘。姓宇文氏,本来也是洛阳城中大户人家的女孩儿,小时候家境不错,后来家道中落沦作歌女,被王巩纳作小妾,王巩待她很好,并没有吃过什么苦。王巩落难的时候,只有她毅然跟随王巩到岭南偏远之地。元丰六年(1083)王巩北归,途径黄州来看望苏轼,在会面的酒宴中,王巩请出柔奴来为苏轼劝酒。苏轼随口一问:“广南风土,应是不好?”,柔奴答道:“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轼听后,大受感动,作了这首词赞美她。 词的上片写柔奴的外在美,开篇“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 琢玉郎指的就是王巩。这句话是说:常常羡慕这世间如玉雕琢般丰神俊朗的男子,就连上天也怜惜他,赠予他柔美聪慧的佳人和他作伴。第三句“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意思是:柔奴能自作歌曲,清亮悦耳的歌声从她芳洁的口中传出,让人感到就像凉风吹起片片雪花,飞过炎热的夏日,使世界变得清凉。 下片通过写柔奴的北归,刻画她的内在美。“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这句话承上启下,先勾勒出她的神态容貌,柔奴从遥远的地方归来,却看起来更加年轻了,笑容依旧,笑颜里好像还带着岭南梅花的清香。岭南艰苦的生活并没有让柔奴变得憔悴,她反而甘之如饴,心情舒畅,归来后容光焕发,更显年轻了。 “微笑”二字,写出了柔奴归来后的欢欣中透露出度过艰难岁月的自豪感。“岭梅”,指大庾岭上的梅花:“笑时犹带岭梅香”,表现出浓郁的诗情,既写出了她北归时经过大庾岭这一沟通岭南岭北咽喉要道的情况,又以斗霜傲雪的岭梅喻人,赞美柔奴坚强乐观的品格,为下边她的答话作了铺垫。“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词人随口问了一声柔奴:“岭南的风土应该不是很好吧?”柔奴却坦然答道:“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家乡。”或许,在柔奴的心中,无论是京城还是岭南都无所谓,因为她的家乡就是她身边的琢玉郎王巩。但这句话却让词人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这首词赞美了柔奴随遇而安的旷达与乐观,同时也寄寓作者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 “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这句话的心灵品味早已经超越了爱情。是的,这世间的许多事,并不需要太多的心思去衡量得失,单纯地活在当下,单纯地只求个心安理得,生活岂不简单和快乐的多。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中也曾写道“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无所谓故乡,也无所谓异乡,我真正的家乡,在我心灵的深处。人世间最美丽的风景,只不过是归回内心的淡定和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