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晚安-149】大师的天真(文:李娟)

【书香晚安-149】大师的天真(文:李娟)

2016-12-06    11'30''

主播: 念念不忘书馆读者电台

78 1

介绍:
晚安留言 有这么几句话,很多人都听过。越发觉得,真是绝妙的道理。这几句是这么说的:人生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如果,我们百般辛苦,懂得了更多知识,掌握了更多资源,拥有了更多物质,而生活却反倒少了乐趣,那显然和我们的初衷不同。我们总在找目标,树榜样,而那些榜样值得我们学习的绝不仅仅只是他们表面上的成功。 今天,让我们走进齐白石和丰子恺,看大师的那份童趣。他们已经到了“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境界,而反观我们自己,是不是世故的时候太多了,有趣的时候太少了……欢迎收听今晚的书香晚安。 2016年12月6日星期二 总第149期 11:30 大师的天真 撰稿:李娟 朗读:Lidy 齐白石早年以卖画为生,为了便于计算,在门上贴着润格:“白石画虾,十元一只。”有一位求画者很有意思,给了白石老人三十五元钱,想看看大师如何作画。结果,白石老人画了三只虾,清润透明,栩栩如生,只是,另外的半只虾藏匿在水草中,只留下一条小小的虾尾巴——妙趣横生,令人莞尔。多么聪明又可爱的老人,这幅画也表达了画外有画的意境。原来“小气”的大画家齐白石,有着一颗未泯的天真的童心。想必求画人捧着这幅画,一定忍不住笑了。 春日里,最喜欢看白石老人笔下的小鸡,几点淡墨,极简极淡,几只毛茸茸的小鸡便活灵活现地滚了一地。有一幅画中,两只小鸡在争夺一条蚯蚓,相互撕扯着,紧紧咬住都不松口。画上题名《他日相呼》,真是一派天趣!两只小鸡分明是两个孩子,为争夺好吃的东西打得热火朝天,谁也不让着谁,可是,不一会儿,两人又和好了,凑在一起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天真,是艺术创作必需的气质。大师者,皆是怀着一颗天真之心的人,也是用一双孩童般纯净的眼睛看人生、观世界的人。 我的枕畔常放着丰子恺的漫画集,静夜里随手翻阅,有孩子、桃花、溪流、小猫、风筝——只觉酣然拙朴,如月光盈盈入怀。他家中几个孩子如同一群小燕子一般,阿宝、软软、瞻瞻——孩子们是他的课本,也是他的老师,更是他作画时美好的素材。孩子的游戏,孩子的想象、快乐、举止、行为、言语,孩子的喜怒哀乐,都在他的笔下完美地保留下了,连同他对世间万物的爱。 《花生米不满足》,画上是一个三四岁的男孩,坐在桌前,看着桌上的几颗花生米生气了,皱着眉,噘着嘴,嫌妈妈给得太少了不够吃,心里的不满意、不快乐都表现在眼睛眉毛上,寥寥数笔,将孩子的神情描绘得惟妙惟肖。 丰子恺这样写画儿童画的初衷:“我向来崇敬儿童生活,尤其是那时,我初尝世味,看见当时社会的虚伪骄矜之状,觉得成人都已是失本性,只有孩子天真烂漫,人格完整,这才是真正的‘人’。” 天真是什么?是画家心中对生命的最高审美。 天真,也是成年人遗失在岁月中的一颗珍珠,我们已多少年不再拥有了?没有它,我们还看得见美好、善意、晴空、云朵? 世间最美的情书,也是天真、清澈如童心。比如,沈从文写给张兆和的情书:“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此刻的爱情,绵绵千里如春水流淌,不染尘埃,又如桃花开遍陌上,纯净、无邪、烂漫——在徽州的小村西递看到一块碑,上面刻着:圣人孩之。一位大家,终生保持一颗儿童般对万物敏感、天真、洁净的赤子之心。他们也是将童年与天真携带一生的人。他们不被俗世的浮华淹没,暮年时放下尘劳和喧嚣,回归生命的本源,也将人生活得通透而豁达,作品越发清澈、透明、雅洁。这样的大师如齐白石、林风眠、丰子恺、沈从文——读他们的作品,也是感受他们留给尘世的一片冰心。 * 文内图片来自网络,主题图为徽州民居。 * 本文作者:李娟,本文曾发表于《晚报文萃》 * 文中末尾播放的歌曲:魏如萱 《小鱼》 * 本栏目编辑李庆治,本栏目招募志愿编辑 欢迎分享稿件,欢迎推荐原创文字,或参与朗读,投稿邮箱:tougao@nnbwyd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