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自己
撰稿:刘珏欣 朗读:Lidy
我本来以为蔡国庆一生顺遂,他的履历确实如此显示。人家当童星,也就是拍拍广告或电视电影,他当童星,在人民大会堂给最高领导人唱歌。接下来他读中戏少年班,11岁就成了大学生。毕业后去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当儿童剧演员。等流行音乐涌入内地,他迅速转型,成为中国第一批流行歌星。不久后加入军队,到现在享有正师级待遇。与他同时代的许多歌星渐渐不见踪迹,他虽没当年大红,但也一直出现在晚会舞台上或综艺节目中。有时看见他在舞台上一脸幸福唱祝福歌的样子,我会觉得大概只有得到生活厚爱的人,才有这样的表情。
直到为了采访他,得准备许多资料去了解他时,我才暗暗自责,又犯了人们常犯的错误–把别人的生活看得太过轻易。
现在的歌者,喜欢谈论“音乐是我的梦想”。但对在文革中受难的蔡国庆一家来说,音乐是爸爸传授给儿子的一技之长。这位共和国第一代歌剧演员,经历了从荣耀骤然陷入困顿的人生,急需给儿子传授一些未来可以凭之立身的东西,他最擅长的只有音乐。
他用最暴烈的方法逼迫儿子长年练习。通常,功成名就的人会回头感谢和理解父辈的严苛,然后把这种严苛传向下一代,但蔡国庆只感谢父亲,不感谢严苛。他明白父亲当时的焦急和痛苦,他宽容了父亲那个时候的举动,但他强调:“是宽容,不是理解。”蔡国庆给自己立下规矩:绝不做父亲那样的爸爸,绝不打儿子一下。
我想起我的两位朋友。一位平常性子急,说话做事都火爆,但他说自己绝不会打孩子。他的父亲从来没打过他,他觉得这才是正确的教育。另一位平常性子缓,没人见过他生气,他做啥事都是和颜悦色,但他说孩子该打还得打,要不然怎么管教?他小时候父亲常常打他。
我问过许多人会不会打孩子,小时候被打的通常回答不放弃使用武力,小时候没被打的通常回答怎么能打孩子呢。所以当蔡国庆说绝不打时,我佩服他,能跳出自己原生家庭的循环多么不容易。
蔡国庆的顺遂履历中,嵌着许多不仔细问根本看不出的艰难转折。比如我以为他从童年小歌星过渡到流行歌星顺理成章,但其实他彻底失去过唱歌舞台,因为他变声时没有变出他爸爸希望培养出的歌剧嗓。比如他考中戏、读中戏都因“缺乏工农兵气质”颇受排斥,为了培养这种气质,爸爸强制他中断学习心爱的芭蕾。
蔡国庆经常说起他的偶像是甘地。聊偶像常常是一种套路,很难深入。但理解了他的许多痛苦,会发现甘地对他真的有重要意义。
这个天性温和的人,喜欢自己的温和,也责备自己的温和,他渴望勇敢和力量,但又不想变得暴戾和粗糙。而甘地让他看到了温和也能爆发出巨大的力量。“任何民族独立都是经过血与火的洗礼,”他激动地描述,“近代史上只有印度做到了,甘地做到了,不用一枪一炮,赶走当时世界头号强国,宣布印度独立。了不起,他用的是什么力量啊。”
他喜欢讲小时候在《甘地传》中看到的一句话:“因为我从小曾经品尝过被人羞辱的滋味,当我长大成人之后,我绝不羞辱任何人。”他解释说:“这句话在我心里成为一句至理名言。那不是软弱的表现,那是一种绝高的精神境界的力量。”
这个温和的爸爸会絮絮叨叨地给儿子庆庆灌心灵鸡汤讲道理。参加《爸爸去哪儿》的最初几集,庆庆显得比别的孩子更爱哭些,被一些观众质疑。
蔡国庆向我讲起,有一次庆庆在妈妈手机上看到了质疑,五岁的小孩子主动说:“爸爸妈妈,你们放心吧,我会勇敢的,我不让这些人再骂爸爸妈妈。”蔡国庆夫妻赶紧扭头,眼泪已经下来了。
后来,人们更多看到了庆庆的细腻、敏感和好学,他会默默记下爸爸更喜欢别人叫自己“蔡哥哥”;他放弃自己喜欢的礼物,给爸爸挑染发剂,给爸爸唱一首《当你老了》;他告诉爸爸“火星上有水”。“你知道环形山底下多少度吗?”那是他在宇宙书上看来的。
“将来庆庆想学什么,我都随他喜好。时代发生巨变了。”蔡国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