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走出生活舒适区,就要一场绚丽突围

30岁,走出生活舒适区,就要一场绚丽突围

2016-04-21    08'03''

主播: 曼曼讲睡前故事

148 5

介绍:
前几天,知名女演员王珞丹在微博上发了一篇置顶长微博,标题是《你好,远方》,文中提到了自己对于三十岁的看法。 她说自己曾经对于女人的衡量标准有两个:18岁前后以及结婚与否。所以经常会有一个潜意识在时不时的提醒自己,结了婚就要放下自己喜欢的事,重心转向:做一个好妻子,好媳妇,好妈妈了。 虽然王珞丹说自己在三十岁到来之前依然在拼命第尝试新鲜的事物,但是在后来认识了一个人之后,依然打破了她以往对于“女子”的价值观。 这个人,叫范海涛。她是USNews美国大学排行榜中国区代表,是《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中国区总顾问,同时也是百万级畅销书的作者。 而现在她最主要的身份,是传记作家。 2013年,她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硕士学位,成为获得哥伦比亚大学这个学位中的第一个中国人,也是该专业的最高学位。 俗话说,三十而立,意指到了30岁人应该能依靠自己的本领独立承担自己应承受的责任,并已经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 在我们大多数人的人生规划中,30岁像一个分水岭,我们会列一个“30岁前一定要做的事情”的To dolist. 到了三十岁,基本就是该成家立业,追求平稳发展的时候了,不该再任性地不管不顾地随心所动。 可是,范海涛却在她三十岁之后,抛弃了她当了9年的《北京青年报》财经新闻记者身份,放下知名财经作家的耀眼光环,决定出国留学,并最终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成为和学校里其他人一样的一名普普通通的学生。 30岁之后再出国留学。这个想法,对很多人来说很疯狂。更疯狂的是,她还去把它实现了。 为她的梦想推波助澜的人,是李开复。 当年因为和李开复合作的传记,让她获得了蓝狮子中国本土最佳商业作者奖,也因此成为国内炙手可热的财经作家。 在撰写这本书的过程中,李开复和她讲述了许多关于他在美国大学读书的体验,以及读博士时遇到的跌宕起伏的故事。 听着这些自己从未有过的经历,她的心里掀起了风起云涌的浪潮。正如她的名字一样,她的一生注定不会像一汪湖泊归于静止,总有扬帆起航的那一天。 就是在那段时间,她开始申请哥伦比亚大学的口述历史硕士。 从只能写一些支离破碎的英文邮件,到能用纯熟优美的英文写长篇,其中她付出了多少努力和时间,别人不得而知。 当然,没有人规定一定要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三十岁,又如何呢?脑中有了一个梦想的雏形,不去做,待到五十岁,六十岁时,梦想之花会枯萎,那时候一定是会后悔的。 2014年7月,在范海涛出国三年之后,她终于重新回到了祖国的土地上。这三年的时光对她的改变大吗? 不得不说,这场改变大到她可以写出一本有关自己这些年来所思所想的书来。这本书叫《就要一场绚丽突围——30岁后去留学》。 新东方创始人徐小平为这本书也做了序,对于这本书的出版,徐小平比海涛本人更着急: “海涛需要留学吗?需要。海涛需要游历吗?需要。但她更需要出书,需要创造更大价值,更需要出版众多印数百万的畅销书给千万读者带来心灵启迪。” 当初海涛从哥大毕业后,并没有马上回国,而是选择先留在新浪美国工作,成为了一个驻美记者。 在海涛去美国之前,徐小平就预言她将来回国时,会成为“口述历史”这方面的泰斗。 为了个预言的实现,在海涛奔波于美国的工作时,徐小平三番五次地建议她回国,因为他知道,她这几年在美国读书、工作、游历结合思考的过程,当以她自己独有的“口述历史”的方式表达出来时,一定不会是一个平凡的作品。它也许不会像一本伟大的名著,但足以记录历史的河流中一段不会停息的记忆。 在这本书里,她记录了自己在美国的课堂上令她惊奇的见闻,不仅仅是上课方式的特别。 她和哥大的同学们在图书馆前的广场上对一些时事热点进行公开讨论。“言论自由”对一个记者来说,是一种非常宝贵的经验。 她甚至去采访了美国的老毒贩,听他描述美国监狱中的生活。 这本书囊括的信息量之大,让人无法一一列举完成。但它又不是一本枯燥的历史书,只是简简单单地告诉你在这么长的一段时间里,世界上曾经发生过什么事。 看完海涛的这本书,你会羡慕于她的勇气,不仅仅是对于梦想付诸的行动,还有她在这几年中的见闻,随着文字娓娓道来,让人仿佛跟着她一起,见证了无数人的生与死,名和利,在文化的碰撞中,感受到我们平淡生活中未曾体验过的动荡、寂寞和重生。 摘自范海涛《就要一场绚丽突围——30岁后去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