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要闻评说--黄冈中学

一周要闻评说--黄冈中学

2015-04-12    05'31''

主播: 860957

20 1

介绍:
亲爱的听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听本期的《一周要闻评说》 如果要衡量一所高中的实力,可参考的评判标准通常包括师资力量、教育经费投入、重点大学升学率等。不过,有的人更青睐一些比较“俗”的标准,比如每年有多少学生考上清华北大、能否培养出高考状元。正因如此,当曾被誉为高中教育“神话”的黄冈中学自1999年后再未出过省状元、2007年以后再没拿过国际奥赛奖牌,一些媒体开始高呼:荣耀近30年的黄冈中学,已经跌下神坛。 显然,在舆论眼中,黄冈中学辉煌不再,最主要的原因是其十多年未曾出现过省高考状元。黄冈中学当初的崛起,是建立在对周围市区优质生源掠夺的基础之上,是应试教育的成功;如今的没落,也不能说是素质教育的胜利。因为舆论对该校的评判很直观:没出过省状元、没获得过国际奥赛奖牌。对教育的关注,如果只将重心放在极个别的状元身上,这种评价标准本身就很可悲。   这座曾因高升学率、高获奖率而享誉全国的“超级牛校”,在媒体上的形象已经明显不再像过去那样光鲜。这说明黄冈中学正在经历一些变化,也正在面临一些困境和挑战。但是,仅用一些功利的标准衡量一所学校的实力,得出的结论恐怕比较草率。事实上,尽管黄冈中学的尖子生数量有所减少,它依然是湖北乃至全国实力排名靠前的名校,其整体升学率与30年前相比并没有显著下降。   黄冈中学为何辉煌不再?媒体分析了几大原因:其一,“黄冈模式”的底色是应试教育和题海战术,这与高考改革的总体思路相悖;其二,2004年各省就已开始分批试点新课程标准改革,但湖北省直到2009年才列入第六批试点;其三,黄冈中学曾精于对高考全国卷的研究,甚至直接参与阅卷和命题,但分省命题让它失去了话语权;其四,奥赛成绩与高考脱钩直接削弱了黄冈中学的影响力。这些分析当然都有一定道理,也是黄冈中学在教育改革浪潮中难以回避的转型阵痛。但不容忽视的是,黄冈中学没有以前“抢眼”,最根本的原因是它与武汉、襄阳等地的名校之间的竞争是不对等的。一个地方的教育实力与经济实力息息相关,黄冈中学终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一所非省城中学,它难以抵抗武汉等大城市对优质生源、优质师资的“虹吸效应”。每年都有数百名尖子生被其他名校以优厚条件“抢”走,黄冈中学的“高考成绩单”自然不会像以前那样光鲜。    教育需要“神话”,但这种“神话”应是注重学生全面成才的神话。去年2月27日,教育部在北京十一学校举行新闻发布会,这是近年来教育部第一次专门为推荐一所中学教改试点经验特别举行的发布会。自此以后,北京十一学校又成了新的“教育神话”。取消行政班、推行走班制,建立学科教室,取消班主任,实施咨询师和教育顾问制度,设立大学先修课程、自修课程、枣林村书院……等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改革措施和课程安排,完整且细致的关注到了每一位学生的成才。比之于拿一两名高考状元说事,北京十一学校这种踏实进步、实效改革的举措才是真正的“教育神话”。 事实上,曾靠“老师苦教,学生苦学,家长苦帮”而闻名全国的黄冈中学,早在数年前就已经开始转型。如今黄冈中学很少出省状元,但整体实力没有下降,素质教育的成色更足,正是转型和改革的结果。面对“黄冈神话不再”的论调,黄冈中学似乎并不急于反驳,黄冈中学原校长刘祥仅以“我们好不容易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只想喘口气,静下心来,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回应。 认清自己要转型的方向,不再刻意追求一些“俗”的标准,更能体现一所名校的担当。黄冈中学在主动转型,媒体和公众的评价标准或许也该“与时俱进”了。淡化对高考状元的关注,重视学校为学生成长所做的点滴,改变片面的质量观,追求学校与师生的共同发展。从黄冈中学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应当读懂这些。 好了,本期的《一周要闻评说》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您的收听,我们下期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