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不成材?

不打不成材?

2015-05-04    04'42''

主播: 860957

20 1

介绍:
亲爱的听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听本期的《一周要闻评说》 4月30日是“国际不打小孩日”,又称“国际无巴掌日”。 据了解,它是美国反体罚组织“有效管教中心”于1998年发起的活动。该活动一经推出便得到世界各国响应,并被扩展为“国际无巴掌日”。 很长时间里,中国家长打孩子会被认为“正常”,甚至学校里的老师体罚孩子,也会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和原谅。南京的“虐童”事件,养母李某涉嫌故意伤害罪被提请批捕。而孩子的生母就表示,打孩是很正常的事。在中国的农村,则有“下雨天打孩子,闲也是闲着”的歇后语,这里,打孩子似乎成为一种休闲的乐趣。 中国人打孩子是有理论指导的,几千年的打孩子的理论根据就是传统文化中的封建伦理,所谓“父为子纲”。孩子成了父母可以任意处置的私有财产,孩子对父母的打骂也只能独自承受。另一个理论根据就是“动机论”,打孩子是为孩子好,所谓“棒打出孝子”“不打不成器”。到了今天,封建宗法思想的影响大大减弱,“动机论”却依然长盛不衰。凡是发生家长打孩子,或学校老师打学生之后,辩解的理由都是“为了对孩子好”,似乎有了好的动机就可以豁免责任。 不可否认,老师体罚学生,可能初衷是好的,但从法律的角度看,侵犯了学生的基本权利。只是一些家长和学生,认为老师是出于“恨铁不成钢”的善意,往往忽视或放弃这方面的权利。在学习压力日趋繁重、学生个性普遍要强的今天,学校和老师都应当注意及时转变自己的教育和管理方式、方法,充分尊重孩子的人格、隐私、休息、娱乐等方面的权利,避免教育沦为一种暴力。 当舆论反对体罚孩子之后,总会有人站出来辩解,教育需要惩罚,必要的体罚也是有益的。但是,惩罚不等于体罚,不等于打孩子。现在的世界上推广“无巴掌日”的一百多个国家,其中有部分禁止校内体罚学生,更有部分国家禁止一切对孩子的体罚,但他们那里并不是不惩罚学生。 所谓惩罚,一是以行动纠正错误,例如把家里的东西弄得一塌糊涂,惩罚的措施就是限时把家里整理好;二是,如果孩子犯的错误比较严重,除了纠正错误,家长就会采取一些措施对孩子进行惩罚,比如取消周末外出的活动,或者零花钱减半等,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这里没有体罚,也没有讽刺、挖苦的心灵伤害,反而是循循善诱的讲道理,充分尊重孩子的尊严。 老师在力争学生取得品学兼优好成绩的同时,应注意关心、爱护学生;特别是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进行耐心教育和帮助,不应该采用体罚等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要知道,家长将孩子送到学校后,学校与学生形成代管护的关系,根据司法解释规定,学校对学生负有教育、管理和保护义务。由于学校没有履行相应义务,特别是老师教育失当,导致学生受到伤害的,应承担相应责任。 应该说,在全世界的范围内,中国是一个特别需要注意不打孩子的国家,但是,遗憾的是,当世界有一百多个原来就不太打孩子的国家都推广“无巴掌日”活动,最需要不打孩子的中国却对此无动于衷。应该说,中国特别需要推广“无巴掌日”。借鉴国外做法,在中国推广“无巴掌日”,呼吁“虎妈”、“狼爸”、“虎老师”们改变教育观念,勿体罚孩子。 好了,本期的《一周要闻评说》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您的收听,我们下期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