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简礼札】20150603——情人

【书简礼札】20150603——情人

2015-06-03    06'26''

主播: 860957

28 2

介绍:
情人 书的一开始,杜拉斯写的是这样一段话: “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所有读过这本小说的人,大概都很难忘记这一段,它让人想起英国诗人林芝的诗歌《当你老了》,想到垂垂老去的自己靠着炉火回想岁月的脉脉温情。《情人》写在杜拉斯已经衰老的年龄,这本自传体小说包含了大量作者亲身经历的内容,所以大多数时候你所看到的,便是她以一个旁观者的口吻讲述一段回忆,以及这回忆中炙热而压抑的爱情。 博尔赫斯说过,人类的三个能力:记忆、理解、意志并非学究式的幻想。记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老去,而对于记忆的知觉却不会。尽管往事如流,已经不能够在心头留下清晰的印象,但你知道,它们始终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就像垂暮老人回忆她的少女时代,即使记忆并不完整,但怦然心动的感觉告诉她:这是她一生中再难复制的岁月。 故事发生在二战时期的越南,在这个没有季节嬗变、全年炎热如夏的地方,贫穷的法国少女与富有的中国少爷相遇、别离,无论是时间、地点,还是人物,所有的这些设定都已经在开篇注明:这是一场深沉而无望的爱情。 杜拉斯的行文风格向来独特。她把原本连贯的情节和句子拆分得支离破碎,于是这些昔年的断章仿佛成为荧幕上跳跃的画面,闪烁不定,而故事依旧完整。这故事里的人和事忽明忽暗,在作者笔下随意转换,而一切最终都该回到原点,回到那个他们相遇的、人来人往的渡口。 热带雨林的水汽弥漫在整片闷热潮湿的的空气里,十五岁的法国少女站在甲板上,吹着咸湿的风,目光灼灼,直到与中国青年的视线相遇。那一刻,他们心下了然,他们终会将彼此写进各自的生命里。 杜拉斯说,她写的书一向都是没有结尾的,唯独这一本,小说在开端便已经结束了。悲剧式的设定从来都不会让故事走向一个圆满的结局,而书中的少女与青年不仅仅是故事的主人公,他们更是作者生命的一部分,所以结局在落笔之前便已经存在。 许多个昏暗的下午和寂静的夜里,他们都在狭小逼仄的公寓里度过,一无所知却又义无反顾地沉入爱与欲望的汪洋,而在他们还不能确定这是否该叫做爱情的时候,两个人却又不约而同地计划着分离。 爱情不能够永恒,而分离可以。永恒的分离,在杜拉斯的世界里显得华丽而落寞。 在整本书中,杜拉斯写到对母亲的爱,对哥哥的恨,对情人的执迷以及对周身一切的渴望,她将十五岁少女的内心描画的深刻入骨,却唯独只给沉默的中国情人留下只言片语,绘出一个萧索寡淡的剪影。她让这个青年看起来很重要,可事实上却又不那么重要,仿佛他只是那段漫长酷暑中的一个符号,从而这些日子变得有迹可循。 书的最后,他在电话线的一端用苍老的声音说道,他依然爱她,直到生命的尽头。我想,在电话的这一头,她的视线或许会穿过重洋,落在热带雨林外的甲板上,熔岩一般的太阳烧红了湄公河的河水,一如数十年前那个相逢的午后。 张琪 2015.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