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女科学家,她的研究成果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漫长又枯燥的研究过程中,外界的争议和嘲笑没有动摇她一分一毫。本期人物发现让我们一起走近屠呦呦,走进她的科研之路。
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宁波,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她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其突出贡献是创制了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并因此在2011年9月获得了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与威廉坎贝尔、聪大村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首个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也是医学历史上第12位获得该殊荣的女性。
屠呦呦的名字取自《诗经·小雅》:“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呦呦意为鹿的叫声。呦呦,声之和也,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可见一斑。作为一名生物药学专业学生,屠呦呦考入北大医学院时就和植物等天然药物的研发应用结下了不解之缘。她后来又被分配在卫生部工作,成为了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所的研究员。
疟疾是对人类造成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全世界约数十亿人口生活在疟疾流行区。每年两亿余人患疟疾,百余万人死于疟疾。人类对付疟疾的最有力的药物源于两种植物提取物,一是法国科学家19世纪初从植物金鸡纳树皮上提取出的奎宁,二是我国科学家20世纪70年代从青蒿中提取的青蒿素。
奎宁的出现一度有效地解决了疟疾肆虐的难题,但是因疟原虫对药物渐渐产生抗药性,所以,疟疾的防治重新成为世界各国医药界的研究课题。60年代以来,欧美各国花费大量人力和物力,寻找有效的新结构类型化合物,但始终没有满意的结果。1964年,我国重新开始了对抗疟新药的研究,但是,对数千种中草药的初步筛选之后都没有任何重要发现。1969年2月,在国内外都处于困境的情况下,屠呦呦临危受命,担起了中草药抗疟研究的重任。自此,她几十年如一日,深埋于深爱的事业中,直至青蒿素诞生。实验条件的简陋,药物成分的未知,这些看似难以逾越的阻碍反而激发了她的斗志。屠呦呦在寻找陷入僵局之后,转向了古老中国智慧的结晶,在经典医籍中细细翻找,最后找到症结所在另辟蹊径进行新一轮的实验。
成功,在190次失败之后。1971年,屠呦呦课题组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之后,研究人员从这一提取物中提炼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但这些成就并未让屠呦呦止步,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她又发明出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药物。
青蒿,南北方都很常见的一种植物,郁郁葱葱地长在山野里,外表朴实无华,却内蕴治病救人的魔力。正是如青蒿一样的科学追梦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在科研的道路上,受得住寂寞,禁得住失败,用博爱与奉献将生命长途点缀得绿意盎然,让不同地域、种族的人一起吮吸现代科技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