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儿育女的感悟》作者:丛中笑

《生儿育女的感悟》作者:丛中笑

2022-07-12    08'13''

主播: 闲云🌥

331 9

介绍:
生儿育女的感悟 文/丛中笑          平时在小区或公园里,你随处可以看到,一对对老夫妇推着童车,车里坐着他们的孙子或孙女,或者是保姆怀里抱着幼儿,其爷爷奶奶或者是姥爷姥姥,紧隨其后。这些从工作岗位退休下来的老人,又肩负起了看管隔辈人的重任。这些人三五结伴或单独出行,怀里抱着或用童车推着孩子的温馨画面,也成为小区或公园一道靓丽的风景。          前天早上七点多,我去华诚商场购物,让我看到令人担忧而心酸的一幕。当我走到商场大门口时,突然看到路边一个胖乎乎大约两三岁的小男孩在独自玩耍。要知道商坊门前人来车往,一个幼童独自玩耍危险系数很大。我环顾四周,未见其大人的身影,我立即走到男孩身边,小男孩抬头看看我,没有丝毫的胆祛。我就蹲下身和其搭讪起来:“小朋友你几岁了?怎么一个人跑出来啦?"小男孩边伸出两个手指头边朝北走去。我立即大步流星地冲进商场,向里面买水果或蔬菜的人们喊:外面有一个独自玩耍的两岁小男孩,是你们谁家的呀?听到我的喊叫,临门口卖水果摊位的约三十来岁的女士,告诉正在整理水果的丈夫:“快出去把孩子找回来,也谢谢阿姨!"“不必客气,这件事让哪个老人看到,也都会像我这样么做。"我走到孩子妈妈的摊位前,边挑选桃子边和她交谈:“你们有几个孩子呀?为什么不让双方的父母来北京,帮忙照看孩子呀?″女士叹了口气告诉我:“她们的大儿子在河北乡下老家由爷爷奶奶照看,已上小学四年级了,这个两岁男孩是二胎,全家人如果都在北京住,大房子也租不起,负担太重。"听完赵女土的话,不由得令我感叹:外地人在北京打工真的很艰难。他们既得打理生意,又得照顾孩子。但他们还能克服种种困难,坚持要笫二胎的做法却令人佩服与感动。         而时下居住在大城市的青年男女,他们有一份稳定而高收入的工作,有寬敞的住房,有自己的爱车,还有双方父母的经济支助。但是他们只顾自己享乐,只结婚不要孩子,把父母规劝他们要孩子的想法当作耳旁风。 再联想到虽然国家***放宽三胎政策,可近两年的全囗人口普查数据,仍然不容乐观。 国家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的社会精英。而如今的大城市,高学历的年轻夫妇,执意不要孩子的現象令人困惑与担扰。将来的中国会不会高端人才层断层?难道从事高科研的人才,也要靠外国人吗?回想起四零后,五零后的一代人,当时的国家百废待兴,这代人基本上都是在国营单位上班,工作繁忙、工资低。但是传宗接代的思想根深蒂固。从七一年开始,国家实行计划生育以后,坚持要第二胎的父母,他们的老年生活有保障,擅养老人的任务有两个儿女共同承担。 在我居住的方舟苑小区,隨处可以看到,儿子或女儿推着轮椅,其患老年痴呆或行动不便的老者,安祥地坐在轮椅里,享受着儿女的关爱。再以我本人为例,我家是工薪阶层,七三年儿子出生,七七年女儿出生。回忆当年的情景,我和老 老伴每月总共有七十多元的工资,除去两个孩子的托儿费,生活结桔,靠精打细算抚养两个孩子长大成人。而如今儿子在佳木斯某药厂当工人,儿子儿媳默守家园。女儿九八年大学毕业,选择在北京打拼,事业有成。一九年冬季北京实行外地人才落户,女儿有幸榜上有名。   我和老伴的老年生活,有儿女 的关怀与照顾,其乐融融。真心期望正处于适合生育阶段的年轻夫妇,为国家建设的需要着想及自已的养老考虑,生一个或两个孩子,享受一下为人父母的幸福而温馨感觉吧! 2022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