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河上》2  丁彩玲

《灞河上》2 丁彩玲

2023-01-02    06'07''

主播: 强莉为您读诗

178 2

介绍:
《灞河上》作者丁彩玲(阳光明媚) 2 笔者祖籍西京长安浐河之东岸,灞河之南边。对浐河铺天盖地、白茫茫的大水有记忆。而对灞河只是坐在火车上看到过。但对老人嘴里常挂叨过的有关浐河、灞河的说事至今怀着敬畏。老人说过:“发大水时,害怕的很呐!水头过来,头有老笼大,身子几丈高!”。“大水是从南山滚下来的(指秦岭),水势汹汹,河上飘着猪、牛、羊、箱箱柜柜,里边有时还藏着人,藏着金银财宝,水性好的,就会扑下河去救人、捞物,有成了善人的,有发了横财的,也有丢了性命的……”“随水漂浮的大树上缠着蟒蛇,眼睛像灯笼……”“灞河里有水怪……”小时偎在父母怀里,听着老人们总也说不完的浐灞流域的故事,心中充满了神秘,渴望和幻想,总想探个究竟。灞河,是一条充满传奇色彩和诗情画意的河流,因为有了它,便有了“灞桥驿站伤离别”的感人场面。便有了“灞柳风雪扑人面”的如诗如画的美景。据史载,灞河原名滋水,春秋时秦穆公称霸后改名为灞河。汉时曾在灞河上建桥,名曰:“灞桥”。位于西安城东12公里处,是座木梁石柱墩桥,它用四段圆形石柱卯相接(中间还加石柱),形成一根石柱,由六根石柱组成一座轻型桥墩,墩台上加木梁并铺设灰土石板桥面。是石柱墩的首创者。是座颇具影响的“古桥”。以后,在宋、明、清期间曾几次废毁,几次修建。直到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巡抚扬公恢按旧制又加建造。1949年后为加固灞桥,对桥进行了扩建,将原石板桥改为钢筋水泥桥,桥宽10米,两旁还各留宽1·5米的人行道。灞桥一直以来都是关中的要冲。据(《西安府志》)记载,灞桥两岸“筑堤五里,栽柳万株,游人肩摩榖击,为长安之壮观。”每当早春时节,春风扑面,烟雾蒙蒙,柳絮飘舞,宛若飞雪,便生出了灞柳风雪的典故。古人有折灞柳桥头赠别的习俗,这一習俗源自何处,已无据可考。文献记载最早可见诸《诗经·小雅·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隋唐时期,经过文人雅士们不断写诗作赋,灞柳赠别就被定格了下来。唐朝时,在灞柳设有驿站,称作“灞亭”,人们在此迎送宾客,折柳相赠,依依惜别,留下了不朽的诗词篇章。李太白的“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岑参的“初程莫早发,且宿灞桥头。”李贺的“灞水楼船渡,营门细柳开”。雍陶的《折柳桥》更是写尽了离愁别恨。诗中写道:“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只此改名为折柳,任它离恨一条条”。在《全唐诗》中,直接描写“灞水”、“灞桥”、“灞陵”的诗篇多达114篇。灞水,灞桥,灞柳,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倾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