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13子路篇

论语13子路篇

2023-11-12    21'17''

主播: 爱心永驻🐴

235 0

介绍:
《论语》13.1子路篇——子路问政 【原文】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白话】子路向孔子请教为政之道。孔子说:“以身先民率先垂范,同时要劳瘁民事教民勤劳。”子路请教更多的内容。孔子说:“不要懈怠。” 《论语》13.2子路篇——仲弓为季氏宰 【原文】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白话】仲弓做季氏的家宰,向孔子请教为政之道。孔子说:“先分清部门职责使之各司其职,宽赦他们的小过失,举用贤才。”仲弓问到:“怎么能看出贤才从而举用他呢?”孔子说:“举用你所了解的。你所不了解的,别人会舍弃不用他吗?” 《论语》13.3子路篇——必也正名乎 【原文】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白话】 子路说:“卫君等着夫子来主持国政,夫子将以什么为先呢?” 孔子说:“一定要做的话,那就是正名分吧!”子路说:“哪有这样的,夫子太迂腐了!能正什么呢?” 孔子说:“太粗野了,仲由啊!君子对于自己不懂的,应该存而不论。名分不正,说起来就不顺遂;说起来不顺遂,事就做不成;事做不成,礼乐就不会兴起;礼乐不兴起,刑罚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手足无措。所以君子正名分一定要能说出来,能说出来一定要能做起来。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语,没有苟且而已啊。” 《论语》13.4子路篇——樊迟请学稼 【原文】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 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白话】樊迟向孔子请教学习种地。孔子说:“我比不上老农。”樊迟请教治理菜园。孔子说:“我比不上老圃。” 樊迟出去后,孔子说:“不上进之人啊,樊须!在上位者崇尚礼,百姓就没有敢不尊敬的;在上位者崇尚道义,百姓就没有敢不服从的;在上位者崇尚诚信,百姓就没有敢不尽忠的。像这样的话,四方的百姓就会背着自己的孩子到这里来了,哪里用得着自己学习种地呢?” 《论语》13.5子路篇——诵《诗》三百,授之以政 【原文】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白话】 孔子说:“熟读《诗经》三百篇,把政事授予他,不能做好;派他出使四方,不能自主应对。虽然学的很多,又能用来做什么呢?” 《论语》13.6子路篇——其身正,不令而行 【原文】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白话】孔子说:“在上者自己身正,不待下命令就能化行;自己不正,即使下命令也不听从。” 《论语》13.7子路篇——鲁卫之政,兄弟也 【原文】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 【白话】孔子说:“鲁国、卫国的政治,就像是兄弟啊。” 《论语》13.8子路篇——子谓卫公子荆 【原文】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白话】 孔子谈起卫国的公子荆时说:“他善于经理家室。家室才开始富有,说:‘确实够用了。’稍微富有,说:‘确实完备了。’财富充盈,说:‘确实完美了。’” 《论语》13.9子路篇——既庶富之,既富教之 【原文】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白话】 孔子到卫国去,冉有驾车。孔子说:“这里人口真是众多啊!”冉有说:“已经人口众多了,下一步再做些什么呢?”孔子说:“让他们富起来。”冉有说:“已经富有了,下一步再做些什么呢?”孔子说:“教化他们。” 《论语》13.10子路篇——苟有用我者 【原文】 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白话】 孔子说:“如果有人能任用我的话,只要一整年就可初具规模,三年就会治功有成。” 《论语》13.11子路篇——善人为邦百年 【原文】 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 【白话】 孔子说:“‘善人相继治国,持续百年,也能够化去残暴、去除杀戮了。’确实对啊这句话!” 《论语》13.12子路篇——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原文】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白话】 孔子说:“如果有王者兴起于世间,一定要三十年时间而后才能使仁道行于天下。” 《论语》13.13子路篇——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原文】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白话】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能端正己身,对于从政来说还有什么难度呢?不能端正己身,又如何能端正别人呢?” 《论语》13.14子路篇——冉子退朝 【原文】 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对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 【白话】 冉有退朝回来。孔子说:“怎么这么晚了?”冉有回答说:“因为有国政。”孔子说:“大概只是季氏的家事吧。如果有国政的话,即使朝廷不用我,我也会参与且知道。” 一起学《论语》13.15 子路篇——一言可以兴邦,有诸? 【原文】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 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白话】 鲁定公问到:“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兴盛,有这样的吗?”孔子回答说:“话不能像这样说。这样就接近了:有人说‘做君难,做臣不易’,如果知道做君难,不就接近一句话就使国家兴盛了吗?” 鲁定公又问:“一句话就使国家丧亡,有这样的吗?”孔子回答说:“话不能像这样说。这样就接近了:有人说‘我做君主没感觉到快乐,如果有就是没有人敢违背我说的话’,如果说得好而没有被违背,不也很好吗?如果说得不好却没有被违背,不就接近一句话就使国家丧亡了吗?” 一起学《论语》13.16 子路篇——叶公问政 【原文】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白话】 叶公请教为政之道。孔子说:“使近处的人感到欢悦,使远处的人愿意归附。” 一起学《论语》13.17 子路篇——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原文】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白话】 子夏做莒父这个地方的宰官,向孔子请教为政之道。孔子说:“不要贪求速成,不要只见小利。贪求速成就达不到目标,只见小利就办不成大事。” 一起学《论语》13.18 子路篇——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原文】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白话】 叶公告诉孔子说:“我们乡里有一个能行直道的人,他父亲偷了羊,他作为儿子却出来告发。”孔子说:“我们乡里正直的人和他不一样。父亲替儿子隐瞒,儿子替父亲隐瞒,直道就在其中了。” 一起学《论语》13.19 子路篇——樊迟问仁 【原文】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白话】 樊迟向孔子请教仁道。孔子说:“平常居家要能恭,做事情要能敬,与人交往要能尽心有诚。即使到了夷狄之邦,这些美德也是不能够丢弃的。” 一起学《论语》13.20 子路篇——何如斯可谓之士矣 【原文】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一起学《论语》13.21 子路篇——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 【原文】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白话】 孔子说:“如果找不到依中道而行的士和他一起的话,就一定要找狂者和狷者了!狂者能够进取向上,狷者能够有所不为。” 一起学《论语》13.22 子路篇——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原文】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白话】 孔子说:“南方人有这么句话:‘作为一个人却没有恒德,连巫和医都不能治好他的病。’说得好啊!”《易经》上说到:“德行不恒定,常会继之以羞辱。”孔子说:“无恒之人,《易》所不占而已。” 一起学《论语》13.23 子路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原文】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白话】 孔子说:“君子能相互和谐,但不阿比结党;小人相互阿比结党,但不相互和谐。” 一起学《论语》13.24 子路篇——乡人皆好之,何如? 【原文】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白话】 子贡向孔子问到:“一乡之人都喜欢他,这个人怎么样呢?”孔子说:“不能就说是好啊。”“一乡之人都厌恶他,这个人怎么样呢?”孔子说:“不能就说是坏啊。不如乡里的善人喜欢他,那些不善之人厌恶他。” 一起学《论语》13.25 子路篇——君子易事而难说也 【原文】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白话】 孔子说:“君子容易共事,但很难得他欢喜啊。讨他欢喜不合于道,他不会欢喜;等到他用人时,他会量才而用。小人难与之共事,却容易得他欢喜啊。讨他欢喜即使不合于道,他也会欢喜;等到他用人时,他却会苛求完美、百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