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森风
小时候,我常常觉得自己就是《还珠格格》里的小燕子,仗义、一身侠气。记得当时看到小燕子到学成语的窘迫,联想到自己学文言文的头痛欲裂,我更确信自己是小燕子了,但是我从不跟同学说。人不可避免地都会有一种优越感,总认为自己最独特最特殊,实际上不过是自卑在作祟。
后来长大,我慢慢知道自己不是小燕子了。在树立基本价值观的时期,我看了一部电视剧《我可能不会爱你》,电视剧里的女主角程又青即将迈入三十岁的大门,有着一份与销售相关的稳定工作,她每天都踏着高跟鞋走着,浑身充满了干劲以及专属于熟女的自信魅力。程又青很有个性,她爱憎分明,看到不平的要说,看到不爽的要说。程又青总是太有想法,太有主见,活得自我。
程又青,活出了我最想要的样子。在这样一个渴望标新立异的年纪,我常常觉得自己是程又青,即使没有程又青的家庭,没有程又青的样貌,但我会不自觉地往程又青的标签上靠拢,活出骄傲的生活状态和节奏,很与众不同。但与众不同这件事,常常让我「卡住」,卡在「自己的原则里」、卡在「该不该妥协的挣扎里」、卡在「会不会全世界都对了,只有我的坚持是错的迷失里」。
昨天,出于一种敏锐的直觉,我与一个朋友之间出现了缝隙,在别扭、挣扎过后,我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结束这段友情。我向来不考虑后果,因此每一种决定都会把话说得特别满,丝毫不留下回转的余地,人总是在前进的过程中,不断往后看,不断后悔懊恼,我只是希望自己时刻记住自己的决定,即使日后时间证明我的决定是错误的,并且要为这些决定付出沉痛的代价,我也会欣然接受。
我太想把自己变成程又青了,所以骨子里的原则和底线被我自己不断地放大:喜欢和不喜欢都写在脸上。遇到不喜欢的人,直接远离,绝不深交,甚至连偶遇时该有的寒暄、问候和微笑,都被我与众不同的原则抛之脑后。我知道自己做得非常尖锐,但我无法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我总是在怀疑自己到底做得对不对,但最后我往往会做出选择,选择尖锐,或许我认为那就是对的吧。
收到我绝交信的朋友回信说,我所理解的友谊,不过是身上的一件衣服,脚底的一双鞋子,只要衣服或者鞋子出现了污渍或者无法满足我的需求,令我心满意足了,我就会随手一扔,因为我从来不缺。过后,再用一句“我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来宽慰自己,当作美化自己的借口。
我不止一次地察觉到自己的尖锐,我不止一次地在对与错之间来回徘徊。我以为世间所有的人都有好坏之分,所有的事都有对错之分,往往最后,我纠缠在这好坏与对错的沼泽之中,深陷其中不可自拔。我时常在想,为何我做不到程又青那般,当断则断,绝不拖泥带水,为何我总是深陷于我所做的决定之中,纠缠、痛苦,藕断丝连。
我终于发现,我不是程又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