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请带一把沙哈拉的沙子给我

散文 请带一把沙哈拉的沙子给我

2016-11-24    11'14''

主播: 清零(51¥

164 6

介绍:
散文 请带一把沙哈拉的沙子给我 江南雨巷 我年轻的时候中三毛的“毒”很深。那时在医院上班,每当值夜班无人之际,便匍匐在她的文字里无法自拔,那遥远的撒哈拉沙漠也就成了我想象中无比浪漫又神圣之地。 认识多多是在某个旗袍群里,因为她的名字和我的小名一样,于是互加了好友。这个酷爱旅行的姑娘用她的文字和图片吸引着我,让我时不时就会去关注她的行游生活。她在云南,如一只美丽的孔雀翩翩起舞,让人赏心悦目;她在尼泊尔,遭遇险境时我会无限担心;她说要去非洲撒哈拉沙漠了,我竟也心潮澎湃。我有时心里会无厘头地冒出一个很不靠谱的想法:另一个年轻的我代替现在人到中年的我在旅行。但其实我和她只是个陌生人! 我知道她是做保险的,一开始我猜想她肯定做到极高的级别,赚很多的钱,要不然不会一年半载地在外旅行。后来读她的旅行文字渐渐发现其实并不是这样,她有时会在朋友圈里发很多当地的特色产品,希望她给大家做代购以筹措她下一个目的地的资金。我给她发红包,也只是些零钱,没有要过东西给过地址。 有一天她在朋友圈说要去撒哈拉,没有钱,要众筹,让大家支持她的梦想,回报就是她的旅行文字和图片以及旅行当地的一些特产手工艺品等。我第一时间微信转款,这一次多多一定要我留下地址,问我喜欢什么她给我寄。我不假思索回复:如果可以,那就带一把撒哈拉的沙子给我。 第二天我看到她把我俩的谈话截屏发朋友圈,评论说有人要带沙子,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于是她的朋友圈就变得好重好重,因为装满了撒哈拉的沙子。 我也在想,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怀呢?遥远的撒哈拉到底什么样?它如此固执地走进心田,时时萦绕在脑海,这么多年来终成为一个挥之不去的梦,不是因为它是撒哈拉,而是因为她是三毛的撒哈拉。 年轻时好想和三毛一样出去流浪,总觉得身边的人、身边的事都那么无趣,只有在流浪中才能寻找人间真爱,才能追寻自己那些飘忽的梦。那时的我在她的文字中看不到生活的艰苦,只看到情节的浪漫。无论我有着怎样的渴盼,出国旅行对于二十年前的我而言是无法达成的事。 很羡慕现在的年轻人, 职业可以是自由的,脚步可以是自由的,心灵也是自由的。多多的出现,让我觉的深藏内心的那个三毛又开始带着我走上旅途了。 多多从撒哈拉回来,微信联系要见我。那天傍晚,或许是没有彩霞的,但记忆中那是一个彩霞满天的的黄昏,我们俩在人来人往的万达广场上相见,然后一起穿梭在食客如云的东新街,最终坐在烤肉摊上听她讲关于非洲的故事。 我原本想要找个环境优雅的咖啡厅或茶楼的,后来却落座在人声鼎沸的烤肉摊上。她的旅行文字中时不时流露出国外东西的难吃,那么回国内就放开吃吧,烤肉摊上吃得品种太多了,随意随性。点了很多烤肉,我们俩都让对方多吃点,几乎同时说:姐姐(多多)你多吃肉啊,我基本吃素!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出现形形色色的人,有的是过客,有的是常客,聚了散了都很平常。但身边的有些常客也许只是心中的过客不留痕迹,而有些过客也许是内心的常客,时常让人惦记。 独自远行近两年,归来一个多月,多多又开始踏上去远方的路。这一个多月多多留给我太多的感动。她知道我有个朋友身患乳腺癌、儿子又患抑郁症的事后,积极开导我的朋友,并用她的旅行见闻去鼓励孩子走出抑郁,她写文章让大家都来关注抑郁症。她积极帮助朋友并推广她代理的一款健康环保的竹妃纸,只为了让朋友多一点经济收入。 这次远行,多多去四川、去新疆,不知道哪里是终点,她距离我越来越远,可心理的距离却越来越近。时不时多多会在微信里跟我说,姐姐,我在这里,我在那里;姐姐,这个古镇好美,以后我们把旗袍室开到古镇去,过半隐的生活~ 我隔三岔五,就收到多多各种方式送达的礼物。有年轻的帅哥送上门的异国咖啡,有彩云之南飞来的蓝色蜡染布,有快递箱里突然多出的大红苹果。 我每天吃着多多寄来的脆甜的苹果,每天都会想她。 很多人觉得我长得像三毛,我只是外形有那么一点点相似,而多多却是骨子里的相似。停不下自己脚步的多多,带上灵魂去旅行的多多,记得我在西安等你回来,多多在西安等多多回来……
上一期: 雪花飘思
下一期: 散文 梦想花开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