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西湖》李强

《水墨西湖》李强

2019-06-28    16'56''

主播: 一路向暖🚇

229 2

介绍:
《水墨西湖》 李强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儿时,不止一次地想象着可与天堂媲美的苏杭。虽君住江之南,我住江之北,隔岸常相望,同饮一江水,却不曾切身领略钟灵之江南——水乡的清秀,细雨的温柔,人文的风韵,烟花的妩媚。马致远好生了得,一句 “小桥流水人家”,不知勾得多少雅士枭雄,心驰神往,流连忘返;文人墨客,神魂颠倒,醉卧墨宣。尤其是淡妆浓抹总相宜、宛如 少女般的西湖。 终得,2015年春,与女儿一起首下江南,走进西湖。因心醉神迷、意犹未尽,次年又春,邀约同学,再下江南,首选杭州,复品西湖。 看惯了高天厚土,粗狂豪放的北国风光,江南的玲珑细腻,柔软精致,则让人耳目一新、心旷神怡。春日的江南,百花齐放,千枝斗艳,万木峥嵘。所到之处,杨柳拂肩,碧草漫地,幽香萦绕,沁人心脾。绵绵的细雨,温柔如丝,秀出了江南的灵韵,更增添了朦胧飘渺的水乡气息。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自然而朴素的美,造就了江南这方水土特有的静雅和灵韵,步履所至,纵览所及,处处玲珑,处处清美,虽景致各色,参差错落,但,均不失为一幅 淡淡的水墨丹青: 素墙黛瓦,黑的彻底,白的坦然;碧波蓝天,清的透彻,蓝的空灵;小桥流水,闲的安逸,行的优雅;落霞偃yǎn月,残的含蓄,静的孤寂。而精致细腻、温文尔雅的江南人,更是风姿绰chuò约、悠闲自得,尤其是豆蔻年华般的江南女孩儿,或莘莘shēn学子,或楚楚玉人,或大家闺秀,或小家碧玉,皆jiē,静如止水,行若临风,婀娜多姿,仪态大方。 流年似水,往事如烟。数千年的风霜雪雨,淹没了皇朝粉黛,荡涤了红尘青楼,岁序更迭,沧海桑田。然,钟灵毓yù秀的天堂苏杭,烟雨依旧朦胧,茶肆sì依旧林立,乌篷依旧穿梭,游人依旧如织,千古故事,依旧代代相传 ……… 携一缕清风,漫步苏堤,随风飘来时隐时现、悠悠入耳的渺渺筝声。踏声寻去,亭台水榭间,一曲《汉宫秋月》在柔弱女子的纤纤xiān玉指间潺潺流出,时而悠悠荡荡,洋洋洒洒;时而哀哀怨怨,悲悲切切。含蓄且静美,娇柔且温婉,不由地让人想起了江南才女李清照的《声声慢》 :怎一个愁字了得;秦淮八绝柳如是的《南乡子》 :点点香魂清梦里。 江南多才女,秦淮尽风流,一诗一词,一颦一笑,皆显水乡风韵,就连言语之间也涌动着袅袅清音。领略北国,雄浑厚朴;品味江南,千娇百媚mèi。江山如画,神州毓yù秀,广袤mào无垠,风采多姿。 正是: 西湖翠柳昆仑雪, 东海银波大漠尘。 千百风情 千百韵, 一方水土一方人。 宛如明珠般的西湖,镶嵌于杭州,无疑是上苍 对这方水土的眷顾。 相传很久以前,天宫的玉龙和金凤在银河边的仙岛上捡到了一块白玉,爱如己出, 经他们千年的苦心琢磨,白玉变成了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颗明珠照到哪里,哪里就绿树长青,繁花不败。后来,明珠被王母娘娘得知,前去索取,玉龙和金凤不肯,争执(直)之间,落入人间,就变成了波光粼粼lín的西湖。 传说归传说,但西湖的确美的不可方物:如诗如画,如梦如幻。其山水景观,若隐若现,若有若无。“梦里相逢西子湖,谁知梦醒却模糊”,说不清,道不白,身处chǔ其qí间,常常使人浑浑沌沌,恍恍惚惚,心醉神迷。 西湖古来十景,一景一故事,一景一传说,更使得西湖 魅力张扬。 时逢阳春三月,正值 “苏堤春晓”,杨柳夹岸,倩影倒映,消魂如痴,美不胜收。而因一个古老浪漫的爱情故事而著名的 “断桥残雪”,却因姗姗来迟,时过境迁,未能赏略。其实,断桥不断,不过是瑞雪初霁jì时的一种自然现象而已。倒是 “柳岸闻莺” 和 “花巷观鱼” 名副fù其实,也是来之正当: 坐依垂柳之下,静观黄莺飞舞,倾听竞相啼鸣;漫步花港之间,笑逗群鲤争食,默赏帝王诗书,甚惬!甚惬!当然,夏日的 “曲苑风荷” 和八月十五的 “三潭映月”,也因不合时宜,只能是走马观花,立足留影罢了。至于 “双峰插云” 和 “南屏晚钟”,则因路途遥远,腿力不济,未能前往。而传说中的 “平湖秋月”,也仅仅是个传说,历史上并无固定的景点,这倒给游人留下了 无限的 遐想空间。 落日余晖,歇脚于西泠líng印社。这座具有百年历史、大师云集、群英荟萃、被誉为 “天下第一名社” 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只有到了夜幕降临、花灯初上之时,方可清静下来。 点一壶龙井,品三杯茗míng香;观残阳如血,赏雷峰夕照。三分醉意,一念诗情,悠然而至: 苏堤春晓早,残雪断桥迟。依柳闻莺曲,观鱼赏帝诗。期荷溪水苑,待月三潭池。书院西泠líng静,雷锋夕照时。 自古至今,上至帝王将相、达官显贵;下至文人墨客、才子佳人,以及江湖豪杰、草鞋布衣,无不被这方人间天堂所倾倒,钟情于此,沉醉于此:或寻情怀旧,或消愁解闷,或谈情说爱,或拈niān花惹草,或恩怨情仇,或生离死别,或把酒品茗,或挥毫泼墨,为此地留下了不少 脍炙人口的经典诗篇和浪漫故事: 《白蛇传》“千年等一回” 的传说自不必细言。苏东坡的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不仅道尽了西湖的绝美,还将西湖比作绝代佳人的西施,从而“西子”就成了西湖的别名。白居易的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说的是对西湖美景的眷恋,以至于不愿回京做官。而林生的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表达的则是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对当政者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愤慨,亦反证了西湖消志毁人的无穷魅力。等等等等,林林总总。 如今,聪明的杭州人将这里妆点的更加精致,更加清秀,更加温柔,更加妩媚,处处丹青,处处水墨,让人赏心悦目,痴迷忘返。 于湖边歇息之时,远远见得 一素衣之人久久伫立于断桥之上,时而低头沉思,时而极目远眺。是在寻情?还是在怀旧?亦或是 ………… 说是好心也好,说是好奇也罢,总之,还是佯装若无其事地蹀踱dié duó过去,一探究竟。原来,是一采风写生的方家,但见其心无旁骛、手起笔落,一幅水墨西湖已跃然宣上。隔行如隔山,虽不懂画艺,但依然感受到了水墨的清美,而且美的有些不像话,让人垂涎欲滴。 回晋后,此情此景此人,频频在眼前浮现,且挥之不去。西子情未了哇!于是便有了这阙《如梦令·水墨西湖》: 疑似寻情怀旧, 却是断桥撷秀。 且看采风人, 轻抖黑衣白袖。 然后,然后,西子一池墨透。水墨西湖,西湖水墨,只言山水浑如画,不觉已是画中人—— 这,就是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