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作者:陈国强~诵读:君子兰

清明节~作者:陈国强~诵读:君子兰

2018-04-02    07'46''

主播: 君子兰🎀👉

57 1

介绍:
清明节 作者:陈国强 清明节是踏青节也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指春分后十五天,因为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而得名。清明时节春光明媚,气侯温暖,桃红柳绿,大自然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色,是郊游和踏青的最佳时节。 清明节祭祖的习俗和寒食节有关,寒食节有一段闪烁着人性光芒的故事,无从考证其真伪,一直流传至今。说的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公子重耳因为躲避迫害流亡国外,饥贫交困的时候,他的随臣介子推四处里找不到食物,就从自己腿上割肉做汤给他吃,才得以活命。十九年后,重耳做了晋的国君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封赏追随他的功臣,寻找介子推,介子推不求富贵,背着母亲躲进绵山,绵山山高林密,寻找起来谈何容易!后来晋文公为了逼出介子推下令烧山。火熄后,人们在一棵老柳树下找到了烧死的介子推,装殓时在树洞里发现血书,上面写到:“割肉奉君尽丹心,唯愿我主常清明。”晋文公恸哭不已,为了纪念介子推把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由于寒食节和清明节离的太近,后来这两个节日就慢慢地重叠融合在一起。 清明节是中国的感恩节!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中国人祖宗观念特别强,祭祀先人的节日很多,尤以清明节为最。每年到了清明节,农村的男丁,除了老人和孩子以及伤病员,几乎是全部出动给祖坟添土烧纸,大放鞭炮。有的流落异乡或者定居在外地的人不能回老家,就在公路边上烧钱化纸寄托哀思。 纪念祖先,饮水思源是人类美好的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值得传承!但是我们应该摒弃陋习,文明扫墓。每年都有数以千万吨的纸质冥币被焚烧掉,燃放的鞭炮更是难于计算!公墓里破碎的纸屑、纸灰遍地都是,大量的烟尘冲向天空遮天蔽日,既污染了环境又浪费了资源。 在墓前摆放一束鲜花,像征性的扔两锹新鲜的泥土就够了,没有必要把坟头搞的小山一样大。 在古代,清明节都有植树种柳的习俗,柳树姿态优美生命力极强,就像树木中的“女汉子”又温柔又有顽强倔犟的品格!“柳”和“留”谐音,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许多伟大的诗人都留下千古传咏的诗篇。李白有诗“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白居易有诗云“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为今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古时候,柳枝还赋予了僻邪却病的功能,人们在清明节有戴柳和在门前插柳的习俗,其实不过是人们在医学不发达的年代,祈求身体健康的一种美好愿望罢了。 清明节是个时间隧道,我们可以感念失去的亲人,倾诉悲伤;也可以展望未来,激发我们的斗志,投入到火热的生活中,珍惜生命,让每个生命都大放异彩,最大程度的体现生命的意义!